章的组词
章常见的组词有:章旗,章本,章华台,章绣,章什,章句,章满公车,章指,章句学,章甫缝掖,章服,章黼,章闻,章示,章沟,章程,章京,章章,章施,章太炎,章台柳,章理,章奏,章然,章宪,章荣,章夏,章节,章表,章法
词语 | 解释 |
---|---|
章旗 | 章旗 zhāng qí1.绣有徽号的旗帜。 |
章本 | 章本 zhāng běn1.根由;依据。 |
章华台 | 章华台 zhāng huá/huà/huā tái/tāi1.楚离宫名。故址有四:(1)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晋杜预以为春秋时楚灵王所建者即此。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称"华容之章华"。(2)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一说楚灵王所建即此。清杨守敬以为灵王可能先建于华容﹐后因乐干溪风物而筑此﹐仍袭用旧名。即"城父之章华"。(3)在今河南汝南东﹐战国楚襄王为秦将白起所逼﹐北保于陈时所建﹐并袭用旧名。即"汝阳之章华"。(4)在今湖北沙市﹐建者不详。后人附会为灵王所筑﹐即豫章台。 |
章绣 | 章绣 zhāng xiù1.华丽的刺绣品。 |
章什 | 章什 zhāng shí/shén1.诗篇;诗歌。 |
章句 | 章句 zhāng jù/gōu1.诗文的章节和句子。 2.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3.指文章﹑诗词。 |
章满公车 | 章满公车 zhāng mǎn gōng chē/jú1.《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章﹐奏章;公车﹐汉代接待臣民上书的官署。后以"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
章指 | 章指 zhāng zhǐ1.亦作"章旨"。诗文的主旨。 2.经籍注释的一种形式。 |
章句学 | 章句学 zhāng jù/gōu xué1.汉儒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所重在于解释篇章字句﹐而不在阐发大义。 |
章甫缝掖 | 章甫缝掖 zhāng fǔ féng/fèng yè/yē1.指儒者或儒家学说。 |
章服 | 章服 zhāng fú/fù1.绣有日月﹑星辰等图案的古代礼服。每图为一章﹐天子十二章﹐群臣按品级以九﹑七﹑五﹑三章递降。 2.有识别符号的衣服。 |
章黼 | 章黼 zhāng fǔ1.鲜明的黑白花纹。 |
章闻 | 章闻 zhāng wén1.传闻;着闻。 |
章示 | 章示 zhāng shì1.见"章视"。 |
章沟 | 章沟 zhāng gōu1.古代职掌夜间巡更﹑警戒的官署名。 |
章程 | 章程 zhāng chéng各种规章制度:次律令,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
章京 | 章京 zhāng jīng官名。清代多用以称军职或各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 |
章章 | 章章 zhāng zhāng1.鲜明美好貌。 2.昭著貌。 3.畏惧不安貌。 |
章施 | 章施 zhāng shī1.犹藻饰。 |
章太炎 | 章太炎 zhāng tài yán即“章炳麟”。 |
章台柳 | 章台柳 zhāng tái/tāi liǔ1.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书记﹐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为蕃将沙咤利所劫﹐侯希逸部将许俊以计夺还归韩。见唐许尧佐《柳氏传》。后以"章台柳"形容窈窕美丽的女子。 |
章理 | 章理 zhāng lǐ1.显明的道理。 |
章奏 | 章奏 zhāng zòu1.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 |
章然 | 章然 zhāng rán1.明显貌。 |
章宪 | 章宪 zhāng xiàn1.国家的规章法令。 |
章荣 | 章荣 zhāng róng1.显着﹐荣耀。 |
章夏 | 章夏 zhāng xià1.古乐曲名。 2.尧乐《大章》和禹乐《大夏》的并称。 |
章节 | 章节 zhāng jié1.章和节。长篇文章在结构上的部分和段落。一般为篇中分章﹐章中分节。 |
章表 | 章表 zhāng biǎo1.奏章﹐奏表。 2.标记;象征。 3.犹表彰。 |
章法 | 章法 zhāng fǎ①指安排诗文全篇章节的方法。包括文章的体裁、结构、承接、转折、剪裁等。但无固定格式,在于作者融贯运用。②比喻办事的条理、方法:这次要好好表演,别紧张,以免又乱了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