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的组词
章常见的组词有:章示,章表,章理,章草,章绣,章台柳,章醮,章彻,章丹,章法,章子,章士钊(1881-1973),章则,章门,章着,章华台,章估,章本,章句之徒,章报,章黻,章夏,章然,章月,章窑,章句,章绂,章甫荐履,章台,章露
| 词语 | 解释 |
|---|---|
| 章示 | 章示 zhāng shì1.见"章视"。 |
| 章表 | 章表 zhāng biǎo1.奏章﹐奏表。 2.标记;象征。 3.犹表彰。 |
| 章理 | 章理 zhāng lǐ1.显明的道理。 |
| 章草 | 章草 zhāng cǎo1.草书的一种。笔画有隶书波磔﹐每字独立﹐不连写。 2.起草奏章。 |
| 章绣 | 章绣 zhāng xiù1.华丽的刺绣品。 |
| 章台柳 | 章台柳 zhāng tái/tāi liǔ1.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书记﹐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为蕃将沙咤利所劫﹐侯希逸部将许俊以计夺还归韩。见唐许尧佐《柳氏传》。后以"章台柳"形容窈窕美丽的女子。 |
| 章醮 | 章醮 zhāng jiào1.拜表设祭。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
| 章彻 | 章彻 zhāng chè1.显着;广泛流传。 |
| 章丹 | 章丹 zhāng dān1.古代善舞的人。 |
| 章法 | 章法 zhāng fǎ①指安排诗文全篇章节的方法。包括文章的体裁、结构、承接、转折、剪裁等。但无固定格式,在于作者融贯运用。②比喻办事的条理、方法:这次要好好表演,别紧张,以免又乱了章法。 |
| 章子 | 章子 zhāng zǐ1.[方]∶印章;图戳。如:有章子的发票才能入帐。 |
| 章士钊(1881-1973) | 章士钊(1881-1973) zhāng shì zhāo (1881-1973)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行严。1903年任上海《苏报》主笔,从事反清活动。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教授。后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压制学生运动。1939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后留北平。建国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
| 章则 | 章则 zhāng zé1.章程规则。 |
| 章门 | 章门 zhāng mén1.谓文章的纲领﹑要点。 2.赣州的别称。其地汉时属豫章郡﹐故称。 |
| 章着 | 章着 zhāng zhuó/zháo/zhāo/zhe1.显露;分明。 |
| 章华台 | 章华台 zhāng huá/huà/huā tái/tāi1.楚离宫名。故址有四:(1)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晋杜预以为春秋时楚灵王所建者即此。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称"华容之章华"。(2)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一说楚灵王所建即此。清杨守敬以为灵王可能先建于华容﹐后因乐干溪风物而筑此﹐仍袭用旧名。即"城父之章华"。(3)在今河南汝南东﹐战国楚襄王为秦将白起所逼﹐北保于陈时所建﹐并袭用旧名。即"汝阳之章华"。(4)在今湖北沙市﹐建者不详。后人附会为灵王所筑﹐即豫章台。 |
| 章估 | 章估 zhāng gū/gù1.衡量;估价。 |
| 章本 | 章本 zhāng běn1.根由;依据。 |
| 章句之徒 | 章句之徒 zhāng jù zhī tú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
| 章报 | 章报 zhāng bào1.具奏章上报。 |
| 章黻 | 章黻 zhāng fú1.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亦指礼服。 |
| 章夏 | 章夏 zhāng xià1.古乐曲名。 2.尧乐《大章》和禹乐《大夏》的并称。 |
| 章然 | 章然 zhāng rán1.明显貌。 |
| 章月 | 章月 zhāng yuè1.古代历法名词。古人以235月为章月。 |
| 章窑 | 章窑 zhāng yáo1.宋代著名瓷窑之一。时宋处州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章姓兄弟并制窑烧瓷﹐兄窑曰哥窑﹐弟窑曰章龙泉窑﹐简称章窑。 |
| 章句 | 章句 zhāng jù/gōu1.诗文的章节和句子。 2.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3.指文章﹑诗词。 |
| 章绂 | 章绂 zhāng fú1.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亦借指官爵。 |
| 章甫荐履 | 章甫荐履 zhān fǔ jiàn lǚ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 章台 | 章台 zhāng tái/tāi1.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2.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3.汉长安街名。 4.泛指妓院聚集之地。 |
| 章露 | 章露 zhāng lù/lòu1.昭著;显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