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的组词

章常见的组词有:章炳麟(1869-1936),章武,章章,章闻,章句小儒,章往考来,章则,章程,章狂,章街,章部,章回,章宪,章视,章台,章旗,章沟,章书,章组,章门,章蔀,章回小说,章檄,章士钊(1881-1973),章黼,章什,章回体,章印,章句学,章醮

词语 解释
炳麟(1869-1936) 章炳麟(1869-1936) zhāng bǐng lín (1869-1936)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回上海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被监禁。出狱后到日本组织光复会,并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辛亥革命后从事反袁世凯斗争。学识渊博,在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有《章氏丛书》等。
章武 zhāng wǔ1.古乐舞名。
章章 zhāng zhāng1.鲜明美好貌。 2.昭著貌。 3.畏惧不安貌。
章闻 zhāng wén1.传闻;着闻。
句小儒 章句小儒 zhāng jù xiāo rú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往考来 章往考来 zhāng wǎng kǎo lái章:同“彰”,弄清;考:考察。弄清过去,考察将来。
章则 zhāng zé1.章程规则。
章程 zhāng chéng各种规章制度:次律令,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章狂 zhāng kuáng1.仓皇;慌张。
章街 zhāng jiē1.章台街的简称。
章部 zhāng bù1.见"章蔀"。
章回 zhāng huí1."章"和"回"。我国长篇小说的一种段落形式。
章宪 zhāng xiàn1.国家的规章法令。
章视 zhāng shì1.亦作"章示"。 2.明示;诏告。
章台 zhāng tái/tāi1.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2.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3.汉长安街名。 4.泛指妓院聚集之地。
章旗 zhāng qí1.绣有徽号的旗帜。
章沟 zhāng gōu1.古代职掌夜间巡更﹑警戒的官署名。
章书 zhāng shū1.奏章。
章组 zhāng zǔ1.官印以及佩带。
章门 zhāng mén1.谓文章的纲领﹑要点。 2.赣州的别称。其地汉时属豫章郡﹐故称。
章蔀 zhāng bù1.亦作"章部"。 2.我国古历法名词。汉初所传的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冬至与月朔同日为章首﹐冬至在年初为蔀首。
回小说 章回小说 zhāng huí xiǎo shuō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形式之一。盛行于明、清两代。全书分回标目,故事连接。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雏形。明、清时代章回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现代长篇小说也有采用章回小说形式的,如《吕梁英雄传》等。
章檄 zhāng xí1.奏章檄文等公文。
士钊(1881-1973) 章士钊(1881-1973) zhāng shì zhāo (1881-1973)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行严。1903年任上海《苏报》主笔,从事反清活动。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教授。后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压制学生运动。1939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后留北平。建国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章黼 zhāng fǔ1.鲜明的黑白花纹。
章什 zhāng shí/shén1.诗篇;诗歌。
回体 章回体 zhāng huí tǐ/tī/bèn1.长篇小说的一种体裁。参见"章回小说"。
章印 zhāng yìn1.指官印。
句学 章句学 zhāng jù/gōu xué1.汉儒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所重在于解释篇章字句﹐而不在阐发大义。
章醮 zhāng jiào1.拜表设祭。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章的二字词语

章的三字词语

回体 句学 太炎 台柳 程书 华台 句儒

章的四字成语

句小儒 往考来 回小说 句之徒 决句断 父荐屦 台之柳 台杨柳 甫缝掖 满公车 甫荐履

其他字的组词

彳组词 仪组词 伞组词 戏组词 灾组词 桃组词 钳组词 钻组词 憋组词 驌组词 躟组词 顰组词 顴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