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1869-1936)的拼音、解释、组词
章炳麟(1869-1936)的简介:
zhāng bǐng lín (1869-1936)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回上海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被监禁。出狱后到日本组织光复会,并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辛亥革命后从事反袁世凯斗争。学识渊博,在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有《章氏丛书》等。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回上海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被监禁。出狱后到日本组织光复会,并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辛亥革命后从事反袁世凯斗争。学识渊博,在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有《章氏丛书》等。
- AI解释
《章炳麟(1869-1936)》,这是一位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革命家,原名章学诚,字枚叔,后改名为炳麟,号太炎。他生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6年)。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理论,以及对国学的深入研究。
章炳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之一,曾参与同盟会,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政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但主张在时代背景下进行革新与改革,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旧文化的腐朽思想,提倡民主平等的理念。
造句:
- 章炳麟早年师从俞樾,奠定了他深厚的国学基础。
- 在《章炳麟传》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章炳麟的革命经历。
-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人们在各地设立了章炳麟纪念馆。
- 章炳麟曾参与策划“苏报案”,展示了其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 章炳麟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学术研究中的宝贵资源。
这些句子旨在突出章炳麟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影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