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章书的简介:

zhāng shū
1.奏章。

  • AI解释

《章书》,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的是官方正式文书的一种形式。通常用于上行文或平行文中,如臣子向帝王、地方官员向上级报告事务时所使用的公文格式。它具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要求,并且内容严谨、措辞庄重。

详细解释

  • 章书的格式:在古代中国文书系统中,“章”特指一种文体,多用于向上级或皇帝陈述意见、建议或报告工作情况等正式场合。
  • 使用范围:它主要应用于臣子向君主呈递的奏折、地方官员向上级报送的工作汇报和请求援助等公文类型。
  • 内容特征:章书通常要求言辞恳切,内容详实。撰写时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造句示例

  1. 唐朝时期,李世民接到了臣子上呈的《章书》,详细阐述了国家当前面临的财政困难与解决策略。
  2. 在古代官场中,官员撰写《章书》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文字功底,还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便准确把握君主的心意。
  3. 宋代的王安石在变法前夕,曾向朝廷提交了一份洋洋洒洒、详实有力的《章书》,阐述了他的改革主张。
  4. 这份《章书》中不仅提到了地方治安问题,还对税收制度提出了改进建议,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治国理念。
  5. 清朝时期,一些士大夫为了表达自己的政见或请求,也会撰写《章书》直接上呈给朝廷,希望引起关注。

以上例子展示了“章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场景和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