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的组词
济常见的组词有:济苦怜贫,济世安邦,济济锵锵,济美,济物,济世之才,济人,济身,济良所,济公传,济濡,济时,济赖,济弱锄强,济时行道,济南,济治,济贫拔苦,济贫法(济jì),济南惨案,济济楚楚,济事,济办,济民,济涉,济弱扶倾,济济师师,济私,济恤,济危
词语 | 解释 |
---|---|
济苦怜贫 | 济苦怜贫 jì kǔ lián pín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
济世安邦 | 济世安邦 jì shì ān bāng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
济济锵锵 | 济济锵锵 jì/jǐ jì/jǐ qiāng qiāng1.济济跄跄。 |
济美 | 济美 jì/jǐ měi1.谓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杜预注:"济,成也。"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
济物 | 济物 jì/jǐ wù1.犹济人。 |
济世之才 | 济世之才 jì shì zhī cái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
济人 | 济人 jì/jǐ rén1.救助别人。 |
济身 | 济身 jì/jǐ shēn1.谓使有益于自己。 |
济良所 | 济良所 jì/jǐ liáng suǒ1.旧时的一种慈善机构,收容救济被拐骗﹑受虐待而无处可以投奔依靠的妇女。 |
济公传 | 济公传 jì gōng zhuàn全称《济公活佛传》。一名《评演济公传》。长篇小说。清代郭小亭作。三集二十八卷二百八十一回。据民间传说及评书改编而成。叙述南宋时济颠和尚济世度人、扶危救困、除妖降怪的故事。主人公济公和尚慈悲为怀,似癫非癫,诙谐风趣,成为民间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 |
济濡 | 济濡 jì/jǐ rú1.沾湿,使透湿。 |
济时 | 济时 jì/jǐ shí1.犹济世,救时。 |
济赖 | 济赖 jì/jǐ lài1.谓帮助使得益。 |
济弱锄强 | 济弱锄强 jì ruò chú qiáng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
济时行道 | 济时行道 jì shí xíng dào济:拯救;道:仁道。拯救时世,施行仁道。 |
济南 | 济南 jǐ nán1.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
济治 | 济治 jì/jǐ zhì1.辅助治理。 |
济贫拔苦 | 济贫拔苦 jì pín bá kǔ指救援贫苦人家。 |
济贫法(济jì) | 济贫法(济jì) jì/jǐ pín fǎ (jì/jǐjì)英国17-19世纪制订的救济失业贫民的法律。圈地运动兴起后,于1555年开征济贫税。1601年正式颁布济贫法,规定给残废者发失业救济金。1795年济贫条例规定了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标准,以及低于此标准的补贴。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健康男性失业者不予救济,必须进贫民习艺所从事苦役。 |
济南惨案 | 济南惨案 jì nán cǎn àn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北上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英美势力向北方扩张,借口保护侨民,出兵侵占济南。5月1日,中国军队进驻济南,日军即开枪寻衅,打死中国军民多人。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并撤出济南。日军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万余人。由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压力,日军于次年2月撤出济南。 |
济济楚楚 | 济济楚楚 jì/jǐ jì/jǐ chǔ chǔ1.美好貌。犹言漂漂亮亮。 2.众多貌。 |
济事 | 济事 jì/jǐ shì能成事;中用(多用于否定):人多了浪费,人少了不~。 |
济办 | 济办 jì/jǐ bàn1.谓能成功地把事办妥。 |
济民 | 济民 jì/jǐ mín1.语出《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毛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后因以"济民"谓救助百姓。 |
济涉 | 济涉 jì/jǐ shè1.渡过水面。 |
济弱扶倾 | 济弱扶倾 jì ruò fú qīng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
济济师师 | 济济师师 jì/jǐ jì/jǐ shī shī1.盛貌。 |
济私 | 济私 jì/jǐ sī1.语出《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籍西楚强力,图济其私。"后以"济私"谓使自己得益。 |
济恤 | 济恤 jì/jǐ xù亦作“济卹”。周济;救助。 |
济危 | 济危 jì/jǐ wēi1.解救危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