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的组词
济常见的组词有:济窍飘风,济公,济世安人,济跄,济川,济濡,济济排排,济化,济世安民,济施,济美,济济然,济人利物,济公传,济胜具,济惠,济治,济身,济事,济难,济宁市,济济,济济哄哄,济赈,济济翼翼,济时,济渡,济贫法(济jì),济办,济胜之具
词语 | 解释 |
---|---|
济窍飘风 | 济窍飘风 jì qiào piāo fēng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
济公 | 济公 jì gōng1.成就公义。 2.小说《济公传》中人物。又名济颠,俗姓李,名修缘。十八岁出家,投杭州灵隐寺为僧,法名道济。不守佛门戒律,举止癫狂,衣衫褴褛,成天喝酒吃肉。爱打抱不平,济困扶危,除暴安良,被尊称为济公。又风趣幽默,喜嘲弄官府,富于叛逆精神。 |
济世安人 | 济世安人 jì shì ān rén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
济跄 | 济跄 jì/jǐ qiāng/qiàng1.仪容敬慎貌。济,通"齐"。语出《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 |
济川 | 济川 jì/jǐ chuān1.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
济濡 | 济濡 jì/jǐ rú1.沾湿,使透湿。 |
济济排排 | 济济排排 jì/jǐ jì/jǐ pái/pǎi pái/pǎi1.众盛貌。 |
济化 | 济化 jì/jǐ huà/huā1.助成教化。 |
济世安民 | 济世安民 jì shì ān mín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
济施 | 济施 jì/jǐ shī1.救济施舍。 |
济美 | 济美 jì/jǐ měi1.谓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杜预注:"济,成也。"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
济济然 | 济济然 jì/jǐ jì/jǐ rán1.众多貌。 |
济人利物 | 济人利物 jì rén lì wù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
济公传 | 济公传 jì gōng zhuàn全称《济公活佛传》。一名《评演济公传》。长篇小说。清代郭小亭作。三集二十八卷二百八十一回。据民间传说及评书改编而成。叙述南宋时济颠和尚济世度人、扶危救困、除妖降怪的故事。主人公济公和尚慈悲为怀,似癫非癫,诙谐风趣,成为民间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 |
济胜具 | 济胜具 jì/jǐ shèng jù1.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
济惠 | 济惠 jì/jǐ huì1.援助施舍;施惠。 |
济治 | 济治 jì/jǐ zhì1.辅助治理。 |
济身 | 济身 jì/jǐ shēn1.谓使有益于自己。 |
济事 | 济事 jì/jǐ shì能成事;中用(多用于否定):人多了浪费,人少了不~。 |
济难 | 济难 jì/jǐ nán/nàn/nuó1.解救危难。 |
济宁市 | 济宁市 jì/jǐ níng/nìng shì在山东省西南部、京杭运河沿岸,济菏铁路和京沪铁路兖济支线通此。1948年设市。人口94.5万(1995年)。为京杭运河沿岸著名的水路码头和鲁西南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北宋铁塔、汉碑群、李白浣笔泉、太白楼等。 |
济济 | 济济 jì/jǐ jì/jǐ形容人多:人才~ㄧ~一堂。 |
济济哄哄 | 济济哄哄 jì/jǐ jì/jǐ hōng/hǒng/hòng hōng/hǒng/hòng1.人多拥挤而嘈杂貌。 |
济赈 | 济赈 jì/jǐ zhèn1.赈济,以财物救济灾民。 |
济济翼翼 | 济济翼翼 jì/jǐ jì/jǐ yì yì1.盛貌。 |
济时 | 济时 jì/jǐ shí1.犹济世,救时。 |
济渡 | 济渡 jì/jǐ dù1.渡过水面。 2.引申为救助﹑拯救。 3.佛教谓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
济贫法(济jì) | 济贫法(济jì) jì/jǐ pín fǎ (jì/jǐjì)英国17-19世纪制订的救济失业贫民的法律。圈地运动兴起后,于1555年开征济贫税。1601年正式颁布济贫法,规定给残废者发失业救济金。1795年济贫条例规定了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标准,以及低于此标准的补贴。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健康男性失业者不予救济,必须进贫民习艺所从事苦役。 |
济办 | 济办 jì/jǐ bàn1.谓能成功地把事办妥。 |
济胜之具 | 济胜之具 jì shèng zhī jù具备跋山涉水游览名胜的身体条件。形容身体强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