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惨案的拼音、解释、组词
济南惨案的简介:
jì nán cǎn àn
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北上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英美势力向北方扩张,借口保护侨民,出兵侵占济南。5月1日,中国军队进驻济南,日军即开枪寻衅,打死中国军民多人。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并撤出济南。日军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万余人。由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压力,日军于次年2月撤出济南。
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北上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英美势力向北方扩张,借口保护侨民,出兵侵占济南。5月1日,中国军队进驻济南,日军即开枪寻衅,打死中国军民多人。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并撤出济南。日军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万余人。由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压力,日军于次年2月撤出济南。
- AI解释
词语《济南惨案》的详细解释
《济南惨案》是指1928年3月,日本侵略军借口中国士兵在济南火车站打死一名日本士兵,悍然对济南发动了大规模屠杀和破坏。这是继“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后又制造的一个新的侵华事件。
背景
1928年3月4日,一名被指是中国人杀死的日本兵的尸体出现在济南火车站附近,日本驻军以此为借口开始了一系列挑衅行为。3月5日凌晨,日本驻济军队突然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在随后几天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破坏活动。
伤亡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济南惨案》中被日军杀害的平民和士兵超过1000人,许多无辜民众的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此外,包括济南铁路、火车站等在内的多处重要基础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影响与意义
《济南惨案》是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一个缩影。它进一步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肆意妄为的本质和意图,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日寇侵华暴行的认识,并激发了民众的反帝爱国热情。
造句
- 新闻报道中写道: “济南惨案”不仅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也是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时刻。
- 一位历史学者评论道: 在“济南惨案”的事件记录中,我们看到的是日军的野蛮行径和对中国民众和平生活的践踏。
- 博物馆展板上这样写道:“济南惨案”不仅是一次悲剧性的集体记忆,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起点之一。
-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解释说: “济南惨案”的发生,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更加坚定地反对日本的侵略政策。
- 纪录片旁白介绍道: 通过《济南惨案》,我们更能深刻理解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济南惨案”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分词解释
济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南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惨
cǎn
1 狠,恶毒:~毒。~刻。~虐。~烈。~无人道。2 可悲伤,使人难受:凄~。悲~。~淡。~剧。~案。~景。~象。~不忍睹。~绝人寰。3 程度严重:~重(zhòng )。~败。
案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