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安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济世安民的简介:
jì shì ān mín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拯救时世,安定百姓。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1. 拯救时世,安定百姓。《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济世安民》详解
“济世安民”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史籍和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治国平天下或施政者致力于国家和社会安宁、人民幸福。具体含义为:
- 济:救助,帮助。
- 世:社会,百姓。
- 安:使安定。
- 民:民众。
成语合起来的意思是“救济百姓,使他们的生活安定”,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仁爱精神的人致力于改善民生,为社会带来和平与安宁。
造句
- 他一直以济世安民为己任,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这位慈善家多年来默默无闻地资助贫困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济世安民”的真谛。
- 政府官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是济世安民,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人民的福祉。
- 在抗灾救灾中,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展现了真正的济世精神。
- 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改善了当地经济状况,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济世安民”的理念。
分词解释
济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世
shì
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2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5 姓。
安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