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组词
地常见的组词有:地区,地棍,地广人众,地媪,地着,地窑,地禁,地鳖,地毡,地宫,地客,地头,地面灌溉,地震站,地入,地枪,地土牒,地老天荒,地形图,地价税,地积,地宝,地块,地土蛇,地下热,地磁场,地垒,地久天长,地景,地耳
词语 | 解释 |
---|---|
地区 | 地区 dì qū①指较大的区域范围:沿海地区|发达地区。②中国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区域。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市。不是一级行政区域。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0世纪80年代起,有些地区撤销,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市改由地级市领导。 |
地棍 | 地棍 dì/de gùn/hùn1.地痞。 |
地广人众 | 地广人众 dì guǎng rén zhòng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
地媪 | 地媪 dì/de ǎo/yùn/wò1.地神。 |
地着 | 地着 dì/de zhuó/zháo/zhāo/zhe1.谓定居于一地。 |
地窑 | 地窑 dì/de yáo1.地窖。 |
地禁 | 地禁 dì/de jīn/jìn1.兵家语。谓防区内禁止随意通行。 2.谓地处禁中。禁,指宫禁。 |
地鳖 | 地鳖 dì/de biē1.亦称"土鳖"。 2.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中医入药,有活血散淤,通经止痛等作用。 |
地毡 | 地毡 dì/de zhān1.室内铺地的毡。 |
地宫 | 地宫 dì/de gōng1.地下的宫殿。特指帝王后妃的墓穴。 |
地客 | 地客 dì/de kè1.雇农。 2.佃户。 |
地头 | 地头 dì/de tóu/tou1.田地的两头。 2.当地;本地。 3.处所;地方。 4.方面。 5.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
地面灌溉 | 地面灌溉 dì/de miàn guàn gài1. 利用地面上的管道或沟渠供给土壤水分。 |
地震站 | 地震站 dì/de zhèn zhàn1. 设有专门仪器负责观测、记录、预报地震的机构。也叫“地震台”。 |
地入 | 地入 dì/de rù1.土地的收入。指农产品。 |
地枪 | 地枪 dì/de qiāng1.一种旧式武器。 |
地土牒 | 地土牒 dì/de tǔ dié1.官府发给寺院的准许土地免税的证书。 |
地老天荒 | 地老天荒 dì lǎo tiān huāng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地形图 | 地形图 dì/de xíng t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是普通地图之一。由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和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地貌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形态;地物用图式符号表示,具有精确的平面位置。是建设工程中规划、设计、施工和军事活动的重要资料。 |
地价税 | 地价税 dì jià shuì1.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旧时土地税的一种。照土地估定的价格,向土地所有者征收。 |
地积 | 地积 dì/de jī1.土地的面积。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 |
地宝 | 地宝 dì/de bǎo1.指大地所产的物品,如谷物等。 2.特指地下的矿藏。 3.谓耕种的宝贵时令。 |
地块 | 地块 dì/de kuài1.田地,尤指可耕地或牧场。如:长地块。2.以断层或褶皱为边界,并以整体方式发生位移而无内部变化;一种具山岳地形的巨大断块。 |
地土蛇 | 地土蛇 dì/de tǔ shé1.指给强盗作眼线的人。 |
地下热 | 地下热 dì/de xià rè1.见"地热"。 |
地磁场 | 地磁场 dì/de cí cháng/chǎng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其强弱和方向随不同的纬度而异。地磁场中磁感线的总体走向是由南向北的。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南纬67°、东经143°处。地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北纬75°、西经101°处。 |
地垒 | 地垒 dì/de lěi1. 两条断裂带之间的岩层如果高于两侧的岩层,这高出的部分叫地垒。 |
地久天长 | 地久天长 dì jiǔ tiān cháng时间长,日子久。 |
地景 | 地景 dì/de jǐng1.《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于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复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 |
地耳 | 地耳 dì/de ěr1.古谓大地的耳朵。 2.葛仙米的俗称。藻类。可供食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四川产者最为著名。 3.一种地衣类植物。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以湖北﹑安徽两省产量最高。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地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