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碓的拼音、解释、组词

地碓的简介:

dì/de duì
1.即碓。舂米用具。

  • AI解释

地碓》是古代一种用来加工谷物、制作面粉或米粉等粮食制品的工具。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对食物的加工方式有着独特的方法和工具,《地碓》就是其中之一。

详细解释:

地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固定在地面的石臼(通常称为“碓窝”),用于容纳谷物;以及一个可以在上面移动并被人力推动或动物拉拽的石锤,当石锤压下时,可以将放置于石臼中的谷物敲打、碾碎。这种工具主要依赖人力或畜力来操作,具有一定的效率和适应性。

地碓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粮食加工的重要设备之一,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节日如腊八节的祭祀活动也有着不解之缘。

造句:

  1. 古代乡村里的田间小道旁,常常可见到农民用双手推动地碓的情景。
  2. 在那个年代,几乎每户人家的小院里都会有一架地碓,用来磨制面粉。
  3.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其中就包括使用地碓加工小麦制作新年的糕点和饺子馅。
  4. 虽然现在农村已经不再普遍使用地碓,但不少地方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工艺,用于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
  5. 地碓不仅是古代农民的重要劳动工具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分词解释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