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圆说的拼音、解释、组词

地圆说的简介:

dì/de yuán shuō/shuì/yuè
1.以大地为球形的学说。相传为古希腊人亚诺芝曼德﹑毕达哥拉斯及挨拉托色尼所首创。至16世纪初,葡萄牙人麦哲伦绕地球一周,18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以力学理论证明太阳系中各行星之形状,此学说遂为世人所公认。

  • AI解释

地圆说》是古希腊时期的一种地理理论,主张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学说对后来的地理解读和航海探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发展:该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泰勒斯(Thales),但正式提出“地圆说”并留下详细记录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及其学生亚里士多德。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通过多种方式论证了地球是球形,如月食现象、从不同地理位置观察星星的不同位置等。
  2. 证据支持:15世纪之前,关于地圆说的主要证据包括地理学上的观察(如在不同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星座)、航海时船帆的逐渐消失和日食过程中地球阴影的形状等。
  3. 历史影响:这一理论推动了航海探险的发展。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航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地圆说的信心,它证明了新大陆的存在,并最终促进了全球联系的建立。

五个造句

  1. 船只在大海上航行时能够验证地圆说——当船只慢慢远离观察者时,船体逐渐消失,但船帆依然可见。
  2. 通过地圆说的支持,哥伦布成功获得了赞助,开始了前往美洲大陆的探险之旅。
  3. 在古代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提出地圆说之前,许多人相信大地是平的。
  4. 地圆学说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促进了后续各种科学理论的发展与探索。
  5. 今天我们在教科书中学习到的地圆事实,正是历史上那些勇于质疑、勇敢探索的人们努力的结果。

分词解释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yuán

1 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形。~圈。~周。~锥。~柱。2 完备,周全:~满。~全。3 使之周全:自~其说。~谎。~场。4 占梦以决吉凶:~梦。5 宛转,滑利:~滑。~润。6 运转无碍:~熟。~通。7 货币单位。亦作“元”。8 姓。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