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的组词

爪常见的组词有:爪寻,爪牙,爪尖儿,爪篱,爪杖,爪哇人,爪哇岛,爪鬋,爪老,爪甲,爪哇猿人,爪吻,爪牙之士,爪哇,爪哇国,爪牙吏,爪牙官,爪儿,爪拉帽,爪觜,爪臣,爪翦,爪幕,爪士,爪声不拉气,爪子

词语 解释
爪寻 zhǎo/zhuǎ xún1.找寻。
爪牙 zhǎo/zhuǎ yá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是个甘愿作侵略者爪牙的民族败类。
尖儿 爪尖儿 zhǎo/zhuǎ jiān ér/er1. 猪蹄子。
爪篱 zhǎo/zhuǎ lí1.生活用具。金属丝或细篾条等编成﹐有柄﹐用以捞取水中物。
爪杖 zhǎo/zhuǎ zhàng1.一种生活用品。形如手而弯其指﹐有长柄﹐背痒时用以抓爬。亦名如意。
哇人 爪哇人 zhǎo/zhuǎ wā rén印度尼西亚人数最多的民族。另有少数在马来半岛等地。约7 633万人(1985年)。讲爪哇语。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工业。
哇岛 爪哇岛 zhǎo/zhuǎ wā dǎo印度尼西亚最重要岛屿。东西长约970千米,南北宽95~160千米,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人口9300多万(1982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气候炎热。农、林、矿产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向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全国三个最大城市雅加达、万隆、泗水都在岛上。
爪鬋 zhǎo/zhuǎ jiǎn1.见"爪翦"。
爪老 zhǎo/zhuǎ lǎo1.手的俗称。
爪甲 zhǎo/zhuǎ jiǎ1.手指或脚趾前端的角质硬壳。
哇猿人 爪哇猿人 zhǎo/zhuǎ wā yuán rén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
爪吻 zhǎo/zhuǎ wěn1.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牙之士 爪牙之士 zhǎo yá zhī shì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爪哇 zhǎo wā1.印度尼西亚岛屿。全国第四大岛。
哇国 爪哇国 zhǎo/zhuǎ wā guó1.古国名。即今南洋群岛的爪哇岛。因远在海外﹐迷迷茫茫﹐故多借指遥远虚无之处。
牙吏 爪牙吏 zhǎo/zhuǎ yá lì1.指作为羽翼的属吏。
牙官 爪牙官 zhǎo/zhuǎ yá guān1.禁卫军将官。
爪儿 zhǎo/zhuǎ ér/er1.爪子,动物的脚趾。2.某些器物的腿。如:五个爪儿的煤油炉。
拉帽 爪拉帽 zhǎo/zhuǎ lā/lá mào1.明代皇子戴的一种帽子。
爪觜 zhǎo/zhuǎ zī/zuǐ1.鸟类的爪和嘴。 2.指口才。
爪臣 zhǎo/zhuǎ chén1.护卫之臣。
爪翦 zhǎo/zhuǎ jiǎn1.亦作"爪鬋"。 2.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爪幕 zhǎo/zhuǎ mù1.用手指按治内膜。
爪士 zhǎo/zhuǎ shì1.卫士;禁卫军将士。
声不拉气 爪声不拉气 zhǎo/zhuǎ shēng bù lā/lá qì1.方言。形容口音怪异。
爪子 zhǎo/zhuǎ zǐ1.犹言蠢材﹑笨蛋。 2.动物的有尖甲的脚。 3.手的辱称。

爪的二字词语

爪的三字词语

尖儿 哇人 哇岛 哇国 牙吏 牙官 拉帽

爪的四字成语

哇猿人 牙之士

其他字的组词

人组词 㐉组词 劝组词 伋组词 哗组词 朗组词 授组词 雪组词 鿽组词 赠组词 轣组词 顮组词 蠹组词 襽组词 䠱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