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猿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爪哇猿人的简介:
zhǎo/zhuǎ wā yuán rén
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
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
- AI解释
《爪哇猿人》,也称作“爪哇人”或“霍皮斯基”,是指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被发现和研究的一系列生活在大约70万到18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些标本最初是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被发现的,它们被认为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之一。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爪哇猿人可能并不是单一支系或单一物种,但这一名称依旧用于描述这个考古学上的重要发现及其相关的古人类群体。
详细解释
- 命名由来:1936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梭罗河附近发现了第一具完整的爪哇猿人头盖骨化石。这些标本最初是由荷兰考古学家贝格曼(Jacob T. Schouten)和布列维格斯(Glenys A. van der Blom)在1921至1936年间挖掘出来的,但直到1937年才被英国古人类学家安特生(Werner O. Schoepflin)正式命名。
- 特征与发现:爪哇猿人的化石特征显示出混合了智人和更原始直立人的特点。它们的头骨较大而扁平,眉脊明显突出,牙齿较大,下巴较短等特征反映了其在进化历程中的过渡性状态。
造句
- 科学家们对爪哇猿人的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人类起源的理解,还揭示了早期人类如何适应不同环境。
- 虽然现代人种学研究将爪哇猿人归为已灭绝的人类物种之一,但其文化遗址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考古爱好者。
- 有关爪哇猿人的讨论经常出现在历史和考古学课程中,帮助学生们了解人类进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爪哇猿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关键阶段的证据。
- 在讨论早期人类进化时,爪哇猿人总是作为一个有趣的案例被提及,它证明了古人类适应能力的强大力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