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的组词
避常见的组词有:避堂,避免,避俗趋新,避眚,避债台,避瓜防李,避贤,避雠,避殿损膳,避风头,避谤,避仕,避就,避地,避雷线,避僧,避坐,避花骢,避盈,避暴,避嫌守义,避面尹邢,避色,避弄,避去,避秦客,避让贤路,避嚣,避虏,避影
词语 | 解释 |
---|---|
避堂 | 避堂 bì táng1.见"避正堂"。 |
避免 | 避免 bì miǎn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冲突ㄧ看问题要客观、全面,~主观、片面。 |
避俗趋新 | 避俗趋新 bì sú qū xīn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避眚 | 避眚 bì shěng1.旧时的一种风俗。于死者回煞之期,死者家属举家外出以避。 |
避债台 | 避债台 bì zhài tái1.本名謻台,周景王所筑。后因周赧王避债于此,故称。 |
避瓜防李 | 避瓜防李 bì guā fáng lǐ表示避免嫌疑。 |
避贤 | 避贤 bì xián1.犹让贤。 |
避雠 | 避雠 bì chóu1.亦作“避讐”、“避仇”。1.回避与自己有仇隙的人。2.躲避仇人,以免受害。 |
避殿损膳 | 避殿损膳 bì diàn sǔn shàn1.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避风头 | 避风头 bì fēng tou1.谓情势对自己不利时,出走躲匿,以免吃眼前亏。 |
避谤 | 避谤 bì bàng1.防人毁谤。 |
避仕 | 避仕 bì shì1.谓避而不仕;不从征召。 |
避就 | 避就 bì jiù1.避开与趋就。 2.回避迁就。 3."避祸就福"之省称。 |
避地 | 避地 bì dì1.亦作"避墬"。 2.谓迁地以避灾祸。 3.犹言避世隐居。 |
避雷线 | 避雷线 bì léi xiàn又称“架空地线”。保护架空输电线路免遭直接雷击的装置。是高压输电线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选用机械性能较好的镀锌钢绞线架设于被保护导线上方,并予接地,能满足雷闪时雷电流的通流能力。复合型光纤避雷线可兼作通信通道。 |
避僧 | 避僧 bì sēng1.旧时谓行军出师之日,忌见僧尼。 |
避坐 | 避坐 bì zuò1.犹避席。 |
避花骢 | 避花骢 bì huā cōng1.同"避骢马"。 |
避盈 | 避盈 bì yíng1.古人认为物极必反,泰极否来,因此必须避免处于招致衰败的盈满状态。 |
避暴 | 避暴 bì bào1.躲避风暴。 |
避嫌守义 | 避嫌守义 bì xián shǒu yì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
避面尹邢 | 避面尹邢 bì miàn yǐn xíng以之比喻因嫉妒而避不见面。 |
避色 | 避色 bì sè1.谓避开女色。 2.谓君礼貌衰减,有厌己之状,即去之。语出《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
避弄 | 避弄 bì lòng1.指宅内正屋旁侧的通行小巷。为女眷仆婢行走之道,以避男宾和主人。 |
避去 | 避去 bì qù1.避开;离去。 |
避秦客 | 避秦客 bì qín kè1.指隐士或躲避战乱的人。 |
避让贤路 | 避让贤路 bì ràng xián lù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避嚣 | 避嚣 bì xiāo1.犹避喧。 |
避虏 | 避虏 bì lǔ1.犹避寇。 |
避影 | 避影 bì yǐng1.避开身影。 2.避匿形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