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之封的拼音、解释、组词

桐叶之封的简介:

tóng yè/xié zhī fēng
1.指帝王封拜。

  • AI解释

词语《桐叶之封》的详细解释

《桐叶之封》是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故事,原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小时候为了证明自己将来会成为君主,用树叶作信物立下誓言的故事。该故事强调了守信用、重视承诺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

在原文中,《桐叶之封》的具体描述如下:

晋侯使巩朔将上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霍,灭之……公曰:“吾知所封矣。”问于贾季曰:“若我死,则子与我受之;不然,与晋国。”贾季对曰:“其无庸,何为?”及期而往,见桑下有桐叶,举以为符。见者皆笑之。

译文大意是:晋侯派遣巩朔率领上军,赵夙担任车右,毕万担任车右,去讨伐霍国并灭掉了它……晋侯说:“我知道所要封的地方了。”他问贾季说:“如果我死去了,就将土地给你和我共同享用;如果不死,就将晋国给我。”贾季回答说:“这用不着,何必呢?”到了约定的时间而前去的时候,见到桑树下面有一片桐叶,他就把它举起来作为信物。看到的人们都笑他。

成语释义

后来,“桐叶之封”常用来形容因一时兴起或开玩笑而做出的承诺,但最终未能实现的情况。也可以比喻人在特定情境下所立下的誓约或誓言,并且遵守这种誓言。

造句

  1. 小时候他曾在树下许诺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现在他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
  2. 这次公司的改革计划就像当年晋文公立桐叶之封一样,看起来是轻而易举的决定,但其实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 朋友间的友谊誓言常常像《桐叶之封》那样容易许下,但却往往难以长久保持不变。
  4. 在创业初期,他承诺要为员工提供最好的福利待遇,但他却并未如约履行,这个承诺似乎只是一句空话。
  5. 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公司领导团队仍然坚持践行他们对投资者的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让人想起古代那些信守桐叶之封的故事。

以上句子旨在体现“桐叶之封”这一成语或故事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含义。

分词解释

tóng

1 〔泡(pāo)~〕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2 〔梧~〕见“梧”。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