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的组词
徐常见的组词有:徐上瀛,徐玉兰(1922- ),徐枫(1950- ),徐熙,徐霞客(1587-1641),徐宅,徐晃(?-227),徐氏,徐娘,徐详,徐常遇,徐衍,徐疾,徐来,徐向前(1901-1990),徐特立(1877-1968),徐图,徐云志(1901-1978),徐懋庸(1910-1977),徐世昌(1855-1939),徐州会战,徐戎,徐稺榻,徐夫人,徐家肺,徐渭(1521-1593),徐志摩(1897-1931),徐再思,徐言,徐刘
词语 | 解释 |
---|---|
徐上瀛 | 徐上瀛 xú shàng/shǎng yíng明代琴家,虞山派代表人物。号青山,江苏太仓人。武举出身。明末欲参加抗清未成,遂隐居苏州穹窿山。以快速演奏风格丰富了虞山派的琴风。所演奏的三十一曲由弟子编成《大还阁琴谱》。著有《万峰阁指法密笺》和《溪山琴况》各一卷。 |
徐玉兰(1922- ) | 徐玉兰(1922- ) xú yù lán (1922- )越剧演员。浙江新登(今富阳)人。女。十二岁学艺,初演老生,后改小生。1947年组建玉兰剧团。后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名誉团长。唱腔高亢奔放,世称“徐派”。擅演《红楼梦》、《西厢记》、《追鱼》等剧。 |
徐枫(1950- ) | 徐枫(1950- ) xú fēng (1950- )电影演员。原籍江苏,生于台湾。女。台北市育达商业职业学校肄业。1966年从影。因主演《侠女》而知名。后主演的《龙城十日》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奖;《刺客》和《源》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创办汤臣影片公司。 |
徐熙 | 徐熙 xú xī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善画花鸟虫鱼,所作禽鸟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画花木落墨为格,杂彩副之,人称“落墨花”。与黄荃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流派。 |
徐霞客(1587-1641) | 徐霞客(1587-1641) xú xiá kè (1587-1641)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自青年时代起就开始旅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北至燕、晋(今河北、山西),南及云、贵和两广。前后三十余年,将其沿途所观情况,按日记载。有关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著有《徐霞客游记》。 |
徐宅 | 徐宅 xú zhái1.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 |
徐晃(?-227) | 徐晃(?-227) xú huǎng/huàng (?-227)三国魏大将。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公元196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峙数月,他率军截烧袁军粮车,使袁军陷入被动。211年,渭南之战中,他率部奇袭渭北,使曹操打败马超,夺取关中。219年,奉命救援被困襄阳、樊城的曹军,大破蜀汉关羽军。 |
徐氏 | 徐氏 xú shì/zhī1.春秋时殷民六族之一。 |
徐娘 | 徐娘 xú niáng1.指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
徐详 | 徐详 xú xiáng/yáng1.舒缓安详。 |
徐常遇 | 徐常遇 xú cháng yù清初琴家。字二勋,号五山老人,江苏扬州人。初学琴于虞山派,崇尚“淳古淡泊”的琴风,后被视为广陵派创始人。著有《澄鉴堂琴谱》,内有指法二卷,琴谱三十七曲。 |
徐衍 | 徐衍 xú yǎn1.相传周末时人,因恶周末之乱,投海而死。 |
徐疾 | 徐疾 xú jí1.或慢或快。 |
徐来 | 徐来 xú lái1. [风] 轻缓吹来。如:清风徐来。 |
徐向前(1901-1990) | 徐向前(1901-1990) xú xiàng qián (1901-199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山西五台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晋冀鲁豫军区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参与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和组织指挥了临汾、太原等战役,并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建国后,任解 |
徐特立(1877-1968) | 徐特立(1877-1968) xú tè lì (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曾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大力宣传普及义务教育,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等校校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代理部长、副部长兼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40年回延安,历任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有《徐特立 |
徐图 | 徐图 xú tú1. 从容地设法谋取。如:徐图歼击。 |
徐云志(1901-1978) | 徐云志(1901-1978) xú yún zhì (1901-1978)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
徐懋庸(1910-1977) | 徐懋庸(1910-1977) xú mào yōng (1910-1977)杂文家、翻译家。浙江上虞人。1934年参加左联。1938年去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主编《华北文化》。建国后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并译有《托尔斯泰传》、《斯大林传》等。 |
徐世昌(1855-1939) | 徐世昌(1855-1939) xú shì chāng (1855-1939)北洋军阀政客。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曾协助袁世凯创办北洋军。历任巡警部尚书、东三省总督、“皇族内阁”协理大臣。武昌起义后,助袁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1914年任国务卿,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劳。1918年由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1922年被直系军阀赶下台。 |
徐州会战 | 徐州会战 xú zhōu huì zhàn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1月下旬,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调集二十四万人,分南北两路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军约六十万防守徐州。南线日军第十三师团陷蚌埠后,被阻于淮河。北线日军在台儿庄遭中国守军顽强抗击,被歼万余人。日军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牵制正面守军,集中八个师团向西迂回包围徐州。守军遂向皖豫边界突围。5月19日,徐州陷落。 |
徐戎 | 徐戎 xú róng1.古族名。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淮夷等抗周。春秋时曾为楚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并。 2.泛指异族。 |
徐稺榻 | 徐稺榻 xú zhì tà1.指东汉陈蕃为徐稺特设之榻。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汉书.徐稺传》。后用为好客之典。 |
徐夫人 | 徐夫人 xú fū/fú rén1.战国赵人,以藏锋利匕首闻名。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亦载此事。司马贞索隐:"徐,姓;夫人,名。谓男子也。" |
徐家肺 | 徐家肺 xú jiā/gū/jie fèi1.唐徐晦嗜酒,日沉湎而不伤。沈傅师善餐,可兼四五人馔恒无患。杨嗣复尝戏曰:"徐家肺,沈家脾,大是安稳。"事见唐朱揆《谐噱录.嗜酒食》。后常用为豪饮之典。 |
徐渭(1521-1593) | 徐渭(1521-1593) xú wèi (1521-1593)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诸生。中年为胡宗宪幕僚,宗宪获罪后惊惧发狂,自杀未成。善画水墨写意花鸟,挥洒淋漓,对大写意画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擅行草,奔放有力。诗文戏曲皆纵横奇肆,不拘一格。著有《南词叙录》,今人辑有《徐渭集》。 |
徐志摩(1897-1931) | 徐志摩(1897-1931) xú zhì mó/mā (1897-1931)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曾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夏大学教授。参与组织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秋》等。 |
徐再思 | 徐再思 xú zài sī/sāi元代散曲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平不详。与贯云石(号酸斋)齐名,散曲风格清丽,多写景物、恋情。后人合辑二人作品,编为《酸甜乐府》。 |
徐言 | 徐言 xú yán1.低声细语。 2.从容而言。 3.犹缓言。缓气言之。 |
徐刘 | 徐刘 xú liú1."建安七子"中徐干和刘桢的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