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的组词
徐常见的组词有:徐偃,徐霞客(1587-1641),徐迟(1914-1996),徐妃半面,徐巿,徐甲,徐孺子,徐锡麟(1873-1907),徐详,徐呼,徐回,徐冯,徐吾,徐偃笔,徐杜,徐来,徐特立(1877-1968),徐寿(1818-1884),徐言,徐海东(1900-1970),徐州,徐光启(1562-1633),徐志摩(1897-1931),徐晃(?-227),徐夷,徐娘,徐陈,徐家肺,徐卢,徐骧(1858-1895)
词语 | 解释 |
---|---|
徐偃 | 徐偃 xú yǎn1.见"徐偃王"。 |
徐霞客(1587-1641) | 徐霞客(1587-1641) xú xiá kè (1587-1641)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自青年时代起就开始旅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北至燕、晋(今河北、山西),南及云、贵和两广。前后三十余年,将其沿途所观情况,按日记载。有关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著有《徐霞客游记》。 |
徐迟(1914-1996) | 徐迟(1914-1996) xú chí (1914-1996)作家、翻译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武汉分会主席。著有诗集《最强音》、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散文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等。译有《托尔斯泰传》等。 |
徐妃半面 | 徐妃半面 xú fēi bàn miàn徐妃:指梁元帝妃徐氏;半面:半个面容。徐妃事梁元帝,仅妆饰半个面容。后表示只看到一半或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全貌。 |
徐巿 | 徐巿 xú fú1.秦方士,齐人。 |
徐甲 | 徐甲 xú jiǎ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后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2.借指雇工。 |
徐孺子 | 徐孺子 xú rú zǐ1.即东汉徐稺。稚字孺子,陈蕃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稺又尝为太尉黄琼所辟,未就。及琼卒归葬,稺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
徐锡麟(1873-1907) | 徐锡麟(1873-1907) xú xī lín (1873-1907)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任教师,后游历日本。在上海参加光复会,并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进行反清活动。后捐资为道员,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在安庆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后被捕就义。 |
徐详 | 徐详 xú xiáng/yáng1.舒缓安详。 |
徐呼 | 徐呼 xú hū1.指发声舒缓的弱音。 |
徐回 | 徐回 xú huí1.缓慢地回旋运转。 |
徐冯 | 徐冯 xú féng/píng1.传说中周时的隐士。 |
徐吾 | 徐吾 xú wú/yù1.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
徐偃笔 | 徐偃笔 xú yǎn bǐ1.指毫锋柔韧便于书写的毛笔。相传徐偃王有筋而无骨,故以为喻。 |
徐杜 | 徐杜 xú dù1.唐徐有功和杜景佺的并称。二人皆以治狱公正名世。 |
徐来 | 徐来 xú lái1. [风] 轻缓吹来。如:清风徐来。 |
徐特立(1877-1968) | 徐特立(1877-1968) xú tè lì (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曾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大力宣传普及义务教育,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等校校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代理部长、副部长兼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40年回延安,历任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有《徐特立 |
徐寿(1818-1884) | 徐寿(1818-1884) xú shòu (1818-1884)清末科学家。江苏无锡人。对西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颇有研究。曾参与创设安庆、江宁机器局。后与华蘅芳试造木质轮船“黄鹄”号。又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过先驱作用。译有外国科技书籍多种。 |
徐言 | 徐言 xú yán1.低声细语。 2.从容而言。 3.犹缓言。缓气言之。 |
徐海东(1900-1970) | 徐海东(1900-1970) xú hǎi dōng (1900-197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北黄陂夏店(今属大悟)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二十八军军长、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劳山战役,并曾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建国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八、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徐州 | 徐州 xú zhōu1.古九州之一。 2.古齐邑名。 |
徐光启(1562-1633) | 徐光启(1562-1633) xú guāng qǐ(1562-1633)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1604年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较早引进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生产有促进作用。编著《农政全书》,并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
徐志摩(1897-1931) | 徐志摩(1897-1931) xú zhì mó/mā (1897-1931)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曾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夏大学教授。参与组织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秋》等。 |
徐晃(?-227) | 徐晃(?-227) xú huǎng/huàng (?-227)三国魏大将。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公元196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峙数月,他率军截烧袁军粮车,使袁军陷入被动。211年,渭南之战中,他率部奇袭渭北,使曹操打败马超,夺取关中。219年,奉命救援被困襄阳、樊城的曹军,大破蜀汉关羽军。 |
徐夷 | 徐夷 xú yí1.即徐戎。 |
徐娘 | 徐娘 xú niáng1.指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
徐陈 | 徐陈 xú chén/zhèn1.汉徐干和陈琳的并称。 |
徐家肺 | 徐家肺 xú jiā/gū/jie fèi1.唐徐晦嗜酒,日沉湎而不伤。沈傅师善餐,可兼四五人馔恒无患。杨嗣复尝戏曰:"徐家肺,沈家脾,大是安稳。"事见唐朱揆《谐噱录.嗜酒食》。后常用为豪饮之典。 |
徐卢 | 徐卢 xú lú1.复姓。汉代有徐卢庸。见《通志.氏族四》。 |
徐骧(1858-1895) | 徐骧(1858-1895) xú xiāng (1858-1895)清末台湾抗日武装首领。台湾苗栗人。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他组织抗日义军,任民团团长。日军侵台后,率领民团会同其他义军,在台中、嘉义等地屡败日军。后在台南阻击战中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