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的组词

灯常见的组词有:灯火万家,灯焰,灯苗,灯盏,灯窝,灯蛾扑火,灯光,灯会,灯标,灯炬,灯灺,灯台不照自,灯彩,灯火管制,灯市,灯台守,灯心,灯烛,灯品,灯笼裤,灯节,灯人儿,灯楼,灯烛辉煌,灯丝,灯伞,灯草,灯树,灯头,灯檠

词语 解释
火万家 灯火万家 dēng huǒ wàn jiā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灯焰 dēng yàn1.灯烛的火焰。
灯苗 dēng miáo1. 油灯的火焰。
灯盏 dēng zhǎn1.灯椀。 2.油灯。亦泛指灯。 3.《旧唐书.杨绾传》:"绾生聪惠,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尝夜宴亲宾,各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诸宾未言,绾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众咸异之。"后遂以"灯盏"为儿童聪颖善诗律之典故。
灯窝 dēng wō1.即灯椀。
蛾扑火 灯蛾扑火 dé é pū huǒ比喻自己找死。
灯光 dēng guāng1.灯的亮光。 2.指佛法的光辉。 3.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
灯会 dēng huì/kuài1.元宵节举行的群众观灯集会。会上悬挂许多各式各样的彩灯,灯火辉煌。有的灯会还有高跷﹑狮子﹑旱船﹑杂技表演等娱乐活动。
灯标 dēng biāo1.有发光设备的航标。
灯炬 dēng jù1.灯烛等照明物。亦比喻给人指明前途的人。
灯灺 dēng xiè1.亦作"灯炧"。 2.灯烛。 3.谓灯烛将熄。
台不照自 灯台不照自 dēng tái/tāi bù zhào zì1.见"灯台不自照"。
灯彩 dēng cǎi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各地形制不一。一般由民间艺人用当地出产的竹、木、藤、麦秸、金属做灯的骨架,再蒙以有彩绘或刺绣的丝织品(有时用纸)制成,内点蜡烛,今多用灯泡。灯彩的外型有人物、动物、植物等。
火管制 灯火管制 dēng huǒ guǎn zhì1.战争时期城市﹑工矿区﹑军事﹑交通要地等统一管理灯火照明的防空措施。
灯市 dēng shì1.元宵节前后张设﹑悬售花灯的地方。
台守 灯台守 dēng tái/tāi shǒu1.看守灯塔的人。
灯心 dēng xīn1.灯盏中用以点火的灯草或纱﹑棉等捻成的细长物。 2.特指灯心草。
灯烛 dēng zhú1.指用油脂作燃料的照明物。 2.灯火;灯光。
灯品 dēng pǐn1.花灯的品类。
笼裤 灯笼裤 dēng lóng/lǒng kù臀部以下至裤口逐渐肥大的裤子的统称。一般指运动员、杂技或曲艺演员练功时穿着的灯笼裤,腰部和裤口用橡筋、绳索或攀扣收紧,长至膝下,形成蓬松轮廓形,状如灯笼。多用棉、丝及各种混纺机织或针织面料缝制。
灯节 dēng jié元宵节,民间习俗张灯游乐,故称灯节。
人儿 灯人儿 dēng rén ér/er1.画在灯彩中的美人。
灯楼 dēng lóu1.张灯用的彩楼。唐玄宗时﹐都匠毛顺﹐多巧思﹐曾以缯彩结灯楼﹐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风至锵然。
烛辉煌 灯烛辉煌 dēng zhú huī huáng辉煌:光辉耀眼。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灯丝 dēng sī1.电灯泡或电子管内的金属丝。通电即发光﹑发热或产生射线。
灯伞 dēng sǎn1.灯泡上的伞状罩子。
灯草 dēng cǎo1.剥去外皮的灯心草的茎。白色多孔,质轻。可供点灯,亦可入药。
灯树 dēng shù1.有分枝的大型灯架,其形如树,故称。
灯头 dēng tóu/tou1.煤油灯的一个部分。在灯座上面,用以安装灯心和灯罩。亦指代油灯。 2.接在电线末端,用以安装电灯泡的装置。 3.电灯盏数的计量单位。
灯檠 dēng qíng1.灯架。

灯的二字词语

灯的三字词语

台守 笼裤 人儿 影戏 亮儿 草席 匣子 穗子 火店 笼锦 心草 心绒

灯的四字成语

火万家 蛾扑火 火管制 烛辉煌 红酒绿 尽油干 红酒緑 火辉煌

其他字的组词

三组词 ⼭组词 㠲组词 叱组词 局组词 拥组词 笛组词 插组词 锯组词 靴组词 嚎组词 玃组词 鱘组词 䴊组词 贜组词 糳组词 龥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