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檠的拼音、解释、组词

灯檠的简介:

dēng qíng
1.灯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灯架。北周.庾信〈对烛赋〉:「刺取灯花持炷烛,还却灯檠下烛盘。」唐.李商隐〈行至金中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诗:「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

灯檠》是古代的一种灯具,主要用于照明。在古代文化中,“檠”通常指的是支撑或架起东西的器具,而“灯檠”即是指用来固定和支持灯光的器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台灯、烛台等。

详细解释:

  • 定义灯檠是一种传统的灯具,用于放置并稳定灯烛,从而提供照明。它可以是单一的立柱形式,也可以是有底座和灯罩的设计。
  • 材质:根据历史记载,制作灯檠的材料多样,常见的有木、竹、铜、铁等。古代也有用陶瓷或玉石制成的精美的灯具,这些多用于装饰而非实用。
  • 功能与用途: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外,在古代还常被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出现,尤其是在书房或者文人雅士的书斋中,灯檠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体现主人品味和身份地位的一种方式。

造句:

  1. 古代文人的书房里,常常陈设着几盏精致的灯檠,为夜晚读书提供照明。
  2. 在古代的宴会上,侍者手持灯檠穿梭于桌间,增添了不少风采。
  3. 屋内摆设一盏古朴的铜制灯檠,光线柔和而不刺眼,给人以宁静之感。
  4. 书房角落放置着一个雕刻精细的木制灯檠,不仅实用性高,更是艺术品般的存在。
  5.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曾提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的“灯檠”虽然未直接出现,但在描绘书房场景时,可以想象其中也有这样一件照明用具的存在。

以上是关于“灯檠”的解释以及造句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dēng

1 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3 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