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的拼音、解释、组词

灯笼的简介:

dēng lóng/lǒng
1.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塑胶、细竹或铁丝做骨架,外表糊上纱、纸,并用蜡烛、电灯做光源的灯具。可以提、挂,作为装饰品或照明用具。【例】每逢庙会,社区里便挂起一排排红色灯笼,增添不少热闹的气氛。 ◎

1. 以细竹或铁丝做骨架,外表糊上纱或纸;或以塑胶做成,以蜡烛或电灯做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挂在屋簷下,作为照明用具或装饰品。《宋书.卷三.武帝纪下》:「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老残游记》第四回:「一手提著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

《灯笼》一词在中文中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指代一种传统的手提灯具,也可以是文学、文化或象征意义上的表达。

  1. 作为实物的“灯笼”:指的是用纸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内有可燃物(如蜡烛、油灯等),用来照明的一种装置。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广泛使用。

  2. 象征意义上的“灯笼”:在文学作品或成语故事中,“灯笼”往往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如代表团圆、温暖、希望或是某种美好的象征。

造句

  1. 夜晚,孩子们手持各式各样的灯笼,在院子里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夜晚。
  2. 在元宵节的花灯展上,各式各样的传统灯笼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欣赏。
  3. 她手中提着一盏红灯笼,为寒冷冬夜增添了一抹温暖与希望。
  4. 他从小就对灯笼充满了好奇,每当春节家家户户挂起五颜六色的灯笼时,总会让他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5. 灯笼不仅是夜晚照明的工具,在中国文化中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情感寄托。

这些句子展示了“灯笼”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所传递的情感或意义。

分词解释

dēng

1 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3 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

lóng,lǒng

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熏~。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鸟~。蝈蝈~。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牢~。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屉。蒸~。5 泛指包络之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