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的拼音、解释、组词
佛印的简介:
fó/fú/bì/bó yìn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西元1032~1098)名了元,字觉老,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佛印》是来自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名字,通常出现在宋朝时期的作品中。"佛印"这个名字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一些和尚或高僧,其含义可能与佛教有着紧密联系。在中国文化中,“印”往往指的是印章,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象征权威或者证明。而在人物名称“佛印”里,更多的是强调该人物的佛门身份或者精神追求。
由于《佛印》是名字,并没有特定的详细解释或含义,但在古代文学作品如《苏东坡传》中出现时,“佛印”往往是作为苏轼的朋友和高僧角色登场。在这些故事中,“佛印”的形象通常是智慧、幽默且超脱世俗之人。
以下是五个使用“佛印”这一名字的造句示例: 1. 传说中,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莫逆之交。 2. 佛印大师常常以茶会友,讨论佛法和世事。 3. 在宋代文人的诗歌中,“佛印”代表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4. 那位僧人名叫佛印,以其智慧和幽默著称于当时文坛。 5. 此次文化展览的壁画中描绘了著名的禅师“佛印”的形象。
请注意,上述句子基于“佛印”作为一个虚构或文学化的人物名称来构建,具体的历史人物信息可能有所出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