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柱的拼音、解释、组词
题柱的简介:
tí zhù
1.见"题桥柱"。 2.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3.谓题写楹联。
1.见"题桥柱"。 2.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3.谓题写楹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题字于柱上。如:「他在凉亭里挥毫题柱,写下了一副对联。」
《题柱》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并不直接作为一个固定成语存在,但我们可以从“题柱”二字拆开理解,并结合历史和文学中的相关用法来分析。这里的“题”,意为书写;“柱”,通常是指立于路旁的标志或纪念物。“题柱”的背景多与人的壮志和抱负有关,常借以表达个人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决心。
解释
-
历史背景: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时期,少年杨震路过成都,见路边有官道石柱,上面题写着自己的名字和志向。此处的“题柱”并非直接指在柱子上书写,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表示立誓要实现某个目标。
-
寓意:“题柱”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的远大抱负与决心。通过在柱子上留下记号或誓言,表达自己的理想、志向和对未来的期许。
造句
- 杨震年轻时就立下“任官不如归耕”的壮志,在路边的石柱上题字,以此激励自己为国为民而努力。
- 小时候的李白常常在书桌上题字:“我欲青云直上”,以表达他渴望登上政治舞台的决心和抱负。
-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他在公司入口处的立柱上题词:“志存高远,勇于挑战”。
- 面对未来的职业道路选择,她决定在办公室门口的石碑上题字:“心向远方,勇往直前”,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
- 他参观完古代文人墨迹馆后,感慨万千,在园中的柱子旁题词:“立志如山,行远必自迩”。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