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的组词

银常见的组词有:银牙,银印,银色,银山铁壁,银丹,银膏,银错,银鱼袋,银水,银钞,银庭,银床,银杉,银海生花,银函,银笙,银柳,银獐,银局,银殿,银地,银包,银河系,银沙,银折,银罂,银课,银大头,银锭,银笋

词语 解释
银牙 yín yá1.银矿苗。
银印 yín yìn1.银质的官印。
银色 yín sè/shǎi1.银白色。 2.白银的成色。
山铁壁 银山铁壁 yín shān tiě bì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银丹 yín dān1. 将硝酸银熔融、稠化(如添加盐酸或硝酸钾),然后塑成棒状或小圆锥形,用作医疗中的腐蚀剂。
银膏 yín gāo/gào1.一种中药。由白锡﹑银箔和水银合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 2.白色脂肪。
银错 yín cuò1.谓用白银涂饰或镶嵌的器物上凹下去的文字或花纹。
鱼袋 银鱼袋 yín yú dài1.鱼袋之一种。以银饰﹐用以盛放银鱼符。
银水 yín shuǐ1.银子的成色。 2.谓银钱行市。 3.即贴水。银元兑换辅币时的贴补。
银钞 yín chāo1.银币﹔银两。
银庭 yín tíng1.指佛寺。
银床 yín chuáng1.井栏。一说辘轳架。 2.银饰之床。
银杉 yín shān裸子植物门,松科。常绿乔木。高约20米。叶线形,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轮状簇生。叶背有两条银白色气孔带,故名。产于广西、重庆、贵州等地。1956年才发现,是中国特产的稀有树种,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海生花 银海生花 yín hǎi shēng huā银海:道家指眼睛。眼睛因接触到反射的光线而昏花。比喻眼睛看得迷乱。
银函 yín hán1.封存道经或佛经的银匣。
银笙 yín shēng1.银字笙。
银柳 yín liǔ1.称棉花柳。落叶灌木。花苞红褐色﹐苞片脱落后显出银白色花蕾﹐形似毛笔头。原产美洲﹐我国各地广为栽培。扦插繁殖。供切花用﹐观赏期长。
银獐 yín zhāng亦作“银麞”。指白鹿。古时以为祥瑞之物。
银局 yín jú1.银号﹔钱局。
殿 银殿 yín diàn1.辉煌华丽的宫殿。
银地 yín dì/de1.佛教谓菩萨所居以琉璃铺地﹐故称。常借指佛寺。
银包 yín bāo1.犹钱包。
河系 银河系 yín hé xì/jì太阳系所在的星系。是一个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型旋涡星系。直径约为8万光年,主体是透镜形盘状结构,叫银盘,厚约3~6千光年。中间密集的核心叫银核,直径只有几光年,最中心区叫银心。组成银河系旋涡结构的螺线形带状物叫旋臂,一共有四条。太阳位于距银心约3.3万光年处。
银沙 yín shā/shà1.亦作"银砂"。 2.银白色的沙粒﹑沙滩。 3.比喻白雪。
银折 yín zhē/zhé/shé1.银元宝或银辅币兑换银元的贴补﹑折扣。
银罂 yín yīng亦作“银甖”。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
银课 yín kè1.犹赋税。
大头 银大头 yín dà/dài/tài tóu/tou1.即银元。民国初年所铸银元俗称有大头﹑小头之分。大头指银元上铸有袁世凯的头像。
银锭 yín dìng熔制成一定形式的白银。汉代以后历代都有铸造,至明清渐盛行,并作货币流通。形式不一。清代银锭有元宝、中锭、锞子三种。元宝约重五十两,中锭(形似秤锤)重十两左右,锞子(馒头形)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此外有一两以下的碎银,称为“福珠”。
银笋 yín sǔn1.比喻冰柱。 2.银矿苗。参见"银牙"。

银的二字词语

殿

银的三字词语

鱼袋 河系 大头 纽线 骨炭 刀军 根菜 苗菜 质奖 会子 本位 折盂

银的四字成语

山铁壁 海生花 本位制 河倒泻 团贷款 钩虿尾 字觱栗 川平原

其他字的组词

乄组词 六组词 処组词 臼组词 佃组词 玲组词 递组词 铆组词 堂组词 康组词 菜组词 颈组词 翎组词 摸组词 楚组词 僻组词 镰组词 躁组词 孏组词 襼组词 䰑组词 㝲组词 䚕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