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炉的拼音、解释、组词

银炉的简介:

yín lú
1.白银香炉。 2.旧中国铸造宝银的机构。清代有官设和私营之分。官设银炉多附设于藩库及关局等机关内。清末以后﹐私营银炉盛行﹐在上海﹑汉口﹑天津等各大城市都有设立。银炉在北方称"炉房"。业务以受当地银钱业委托代铸宝银为主﹔亦间有兼营银钱业务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铸银锞、马蹄银的行业。

2. 旧时冶银铸宝的机构。受银行或钱庄的委托,以改铸元宝等为业务。

词语“银炉”是指用银制成的熔炼金属或其他物质的器具,通常用于冶金或工艺品制作中。它常带有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象征。

详细解释:

  1. 材料:主要以银为材质。
  2. 功能:主要用于冶炼、熔化贵金属和其他合金成分。
  3. 应用范围:在古代,银炉常用于制作金银器皿或珍贵工艺品;现代虽然较少使用,但仍然应用于某些专业领域。
  4. 象征意义:“银炉”有时也被赋予了提炼真金、去除杂质的含义,比喻经过磨砺后更加纯正的意思。

造句:

  1. 古代工匠们会在银炉中精心冶炼黄金,以制作出精美绝伦的饰品。
  2. 银炉中的火焰闪烁着微光,工匠的手艺在其中显得格外珍贵。
  3. 在这个银炉旁边,我看到了一位老人正在细心地熔炼金属,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4. 传说中,只有通过银炉的试炼,真金才会真正发光。
  5. 每当夜幕降临,古老的银炉旁便聚集了不少好奇的人们,他们希望能一窥其中的秘密。

这些造句尝试捕捉“银炉”所蕴含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并展现了它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yí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3 像银的颜色:~白。~发(fà)。~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 同“ 垠 ”,边。5 姓。

1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2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