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次的拼音、解释、组词
序次的简介:
xù cì
1.谓依规律运行。 2.指按照次序。 3.编次。 4.依次论述。 5.泛指排列的次序。 6.时序;季节。
1.谓依规律运行。 2.指按照次序。 3.编次。 4.依次论述。 5.泛指排列的次序。 6.时序;季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顺序。《国语.周语下》:「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
2. 依次编置。《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
《序次》的详细解释
“序次”一词在古汉语中,主要用来表示事物或事件的顺序、次序。它也可以用来指文章、书籍中的章节或段落排列,即篇章结构。
1. 序列、次序:表示按照一定规则或逻辑进行的排序。
- 在古代文献中,“序次”常用于描述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阶段。
- 例如:“其事之序次,有条而不紊。”
2. 章节、段落:在现代汉语中,尤其在图书出版和论文撰写领域,“序次”有时特指文章或书籍中的章节划分。
造句
- 按部就班地安排这次活动的序次,能够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衔接。
-
(意思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来组织活动的各个部分,使流程更加顺畅。)
-
这篇文章的序次条理清晰,让人读起来十分流畅。
-
(表示文章结构严谨,各部分内容层次分明。)
-
图书馆新书上架时需要按序次排列,这样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
-
(这里的“序次”指书籍在书架上的摆放顺序。)
-
《红楼梦》一共有120回,其章节的序次编排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
-
(描述小说《红楼梦》中各章节的安排与布局。)
-
在历史学习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序次对于掌握整个时间段的发展脉络非常重要。
- (强调了对历史事件时间顺序的理解有助于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过程。)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