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的组词

宝常见的组词有:宝典,宝珠山茶,宝绪,宝钞,宝绶,宝扇,宝赆,宝用,宝海,宝珍,宝鸭,宝鸡市,宝祠,宝置,宝性,宝珈,宝塔菜,宝冠,宝书,宝训,宝舶,宝色,宝精,宝盖,宝赤刀,宝玺,宝顶山摩崖造像,宝瓮,宝钗,宝阙

词语 解释
宝典 bǎo diǎn1.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典册。 2.珍贵的典籍。
珠山茶 宝珠山茶 bǎo zhū shān chá1.见"宝珠"。
宝绪 bǎo xù1.皇业。
宝钞 bǎo chāo1.元﹑明﹑清三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元世祖中统元年十月始行"中统宝钞",面值自十文至二贯文,共九等。至元二十四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自五文至二贯文,共十一等。明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等﹐流行一百多年。清咸丰三年,亦曾发行"大清宝钞"。参阅《元史.食货志一》﹑《明史.食货志五》﹑《清史稿.食货志五》。
宝绶 bǎo shòu1.帝王﹑皇后的印玺。
宝扇 bǎo shàn1.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
宝赆 bǎo jìn1.珠宝财物。
宝用 bǎo yòng1.珍重使用。
宝海 bǎo hǎi1.佛教语。喻佛法无边。
宝珍 bǎo zhēn1.珍宝。指珠玉宝石等。
宝鸭 bǎo yā1.即香炉。因作鸭形,故称。
鸡市 宝鸡市 bǎo jī shì在陕西省西部,陇海、宝成两铁路在此相交。1949年设市。人口50.29万(1995年)。为渭河平原西部粮、棉和陕西、甘肃、四川三省边境物资重要集散地之一。是陕西省棉纺工业中心。名胜古迹有大散关、天台山、吴山、鸡峰山、北首岭遗址、石鼓遗址等。
宝祠 bǎo cí1.谓视为珍宝,虔敬奉祀。
宝置 bǎo zhì1.犹珍藏。
宝性 bǎo xìng1.保全天性。 2.佛教语。即如来藏。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谓宝性。佛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省称《宝性论》)之名本此。
宝珈 bǎo jiā1.珍贵的首饰。
塔菜 宝塔菜 bǎo tǎ cài1.即甘露子,又名草石蚕。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宝塔形肉质块茎,故名。可腌渍为咸菜。
宝冠 bǎo guān1.饰以宝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众所戴者。 2.指花朵。
宝书 bǎo shū1.指周代的官修的史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3.用为谑称。 4.指佛教经典。 5.皇帝的玺书。 6.珍贵的书信或书法。
宝训 bǎo xùn1.皇帝的言论诏谕。 2.引申为宝贵的格言。
宝舶 bǎo bó1.装载珍宝的船。古代多指从事海外贸易的船舶。
宝色 bǎo sè1.瑰丽珍奇的颜色。 2.皇帝用的印色。
宝精 bǎo jīng1.道教语。谓珍惜自身的精气。
宝盖 bǎo gài1.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 2.即宝盖头。详"宝盖头"。
赤刀 宝赤刀 bǎo chì dāo1.古宝刀名。
宝玺 bǎo xǐ1.皇帝的印玺。
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 bǎo dǐng shān mó yá zào xiàng在四川省大足县东北宝顶山。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包括广大山、龙潭、松林坡共十三处山岩。始建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造像万余躯。有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孔雀明王经变、千手观音像等巨型雕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瓮 bǎo wèng1.传说帝喾时丹丘国所献的玛瑙瓮。后舜先"迁宝瓮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又迁宝瓮于零陵之上。舜崩,瓮沦于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罗之流为小溪,径从长沙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舜庙之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事见晋王嘉《拾遗记.高辛》。参见"宝露"。
宝钗 bǎo chāi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2.见"宝钗楼"。
宝阙 bǎo què1.宫阙的美称。

宝的二字词语

贿

宝的三字词语

鸡市 塔菜 赤刀 泉局 瓶座 贝蛋 塔山 源局 塔诗 钗楼

宝的四字成语

珠山茶 珠市饼

其他字的组词

吉组词 首组词 桃组词 疼组词 病组词 赶组词 铅组词 摧组词 舞组词 蝗组词 螃组词 钁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