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的组词
慈常见的组词有:慈恕,慈亲,慈乌返哺,慈幼,慈鸦,慈泽,慈佑,慈慧,慈恩寺,慈容,慈萱,慈禧太后(1835-1908),慈孙,慈母服,慈旨,慈恩题记,慈雌,慈善,慈泪,慈光,慈心,慈故能勇,慈菰,慈悲为本,慈念,慈兄,慈孝,慈眄,慈景,慈壸
词语 | 解释 |
---|---|
慈恕 | 慈恕 cí shù1.仁慈宽恕。 |
慈亲 | 慈亲 cí qīn/qìng1.慈爱的父母。 |
慈乌返哺 | 慈乌返哺 cí wū fǎn bǔ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慈幼 | 慈幼 cí yòu1.爱护幼小者。 |
慈鸦 | 慈鸦 cí yā1.即慈乌。 |
慈泽 | 慈泽 cí zé/shì1.犹恩泽。 2.父亲的手泽。清龚自珍有《烬馀破簏中获书数十册皆慈泽也书其尾》诗。 |
慈佑 | 慈佑 cí yòu1.仁爱保佑。 |
慈慧 | 慈慧 cí huì1.仁慈聪慧。 |
慈恩寺 | 慈恩寺 cí ēn sì1.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
慈容 | 慈容 cí róng1.慈祥和蔼的容颜。 |
慈萱 | 慈萱 cí xuān1.母亲。 |
慈禧太后(1835-1908) | 慈禧太后(1835-1908) cí xǐ tài hòu (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湉(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后病死。 |
慈孙 | 慈孙 cí sūn/xùn1.旧时泛指孝顺的子孙。 |
慈母服 | 慈母服 cí mǔ fú/fù1.古时为抚育己之庶母所服的丧服。 |
慈旨 | 慈旨 cí zhǐ1.仁惠的诏旨。 2.慈母的教诲。 |
慈恩题记 | 慈恩题记 cí ēn tí jì1.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后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
慈雌 | 慈雌 cí cí1.母鸟。 |
慈善 | 慈善 cí shàn仁慈善良:慈善事业。 |
慈泪 | 慈泪 cí lèi1.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泪。 |
慈光 | 慈光 cí guāng1.佛教语。诸佛大慈之光明。 |
慈心 | 慈心 cí xīn1.慈悲之心。 |
慈故能勇 | 慈故能勇 cí gù néng yǒng富有慈善心肠的人,就有勇气。 |
慈菰 | 慈菰 cí gū1.见"慈姑"。 |
慈悲为本 | 慈悲为本 cí bēi wéi běn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
慈念 | 慈念 cí niàn1.出于慈爱的关心;慈爱的念头。 |
慈兄 | 慈兄 cí xiōng1.慈爱之兄。 |
慈孝 | 慈孝 cí xiào1.孝敬。 |
慈眄 | 慈眄 cí miàn1.慈爱地看顾。 |
慈景 | 慈景 cí jǐng1.犹慈颜。 |
慈壸 | 慈壸 cí kǔn1.对太后的敬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