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拼音、解释、组词

慈善的简介:

cí shàn
仁慈善良:慈善事业。

  • AI解释

慈善》的详细解释

释义:

慈善,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美德和行为,指的是自愿且无偿地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援助。它体现了对弱者、不幸者的同情与关怀,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行为。慈善活动可以涉及捐款、志愿服务、救助受灾群众等多种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往往带有母亲的温柔与爱心之意,“善”则是善良、友好、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因此,慈善不仅体现在对外援助上,还常常蕴含着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价值观。

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就有行善积德的传统,《周易》中有“慈者善人”的说法,到了汉代的《礼记·檀弓下》中已有“慈惠于民”之语。唐代的《旧唐书》载有“大慈大悲”,反映了慈善行为在历史上的广泛存在和深远影响。进入现代社会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类慈善组织、基金会纷纷成立,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当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慈善”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它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捐赠或救助行动,还涵盖了教育扶贫、健康关爱等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形成“人人可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个造句

  1. 她在退休后将毕生积蓄捐给了慈善机构,用于帮助贫困儿童。
  2. 每逢节假日,他都会自掏腰包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这种善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3. 公司每年都会举办捐款活动,鼓励员工奉献爱心,支持慈善事业。
  4. 她在工作之余参加了志愿者组织,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和社会救助项目中。
  5. 这家企业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向贫困地区投资建设更多的学校,这是他们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的具体行动。

分词解释

1 仁爱,和善:~爱。~善。~悲。~祥。仁~。~和。~眉善目。2 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闱。~颜。~命。3 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子~孙。

shàn

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2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3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4 友好,和好:友~。亲~。和~。5 熟悉:面~。6 办好,弄好:~后。7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8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9 好好地:~待。~罢甘休。10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