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组词

波常见的组词有:波斯湾,波滥,波美度(°be′),波普艺术,波罗的海,波义耳定律,波那,波鸿,波斯帝国,波斯邸,波塞冬,波水,波斯店,波河平原,波光,波累,波流弟靡,波粼,波的叠加原理,波级,波罗,波罗树,波波汲汲,波扰,波茨坦会议,波灵,波查,波涛汹涌,波德平原,波斯托伊纳溶洞

词语 解释
斯湾 波斯湾 bō sī wān简称“海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伸向西北的海湾。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连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积24.1万平方千米。波斯湾地区以蕴藏丰富的石油闻名于世,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产量占世界25%以上,有“世界油极”之称。
波滥 bō làn1.见"波澜"。
美度(°be′) 波美度(°be′) bō měi dù (°be′)用波美比重计在溶液中测得的度数。测得某溶液的波美度后,可从相应的对照表中查出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波美比重计有轻表和重表两种,前者用于测量比水轻的液体,后者用于测量比水重的液体。
普艺术 波普艺术 bō pǔ yì shù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艺术流派。多以社会上流行的形象(如各种商业广告、电视、连环漫画中的人和物)或戏剧性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使用材料包括各种塑料、霓虹灯和发光颜料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劳申伯格、英国的汉密尔顿等。
罗的海 波罗的海 bō luó de hǎi欧洲北部的内海。面积42.2万平方千米。海水较浅,深70~100米。因周围有众多河流注入,加上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故海水平均盐度仅0.7%~0.8%,为世界最淡的海。航运意义重要。
义耳定律 波义耳定律 bō yì ěr dìng lǜ一译“玻意耳定律”。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其体积成反比。即在温度不变时任一状态下压强与体积的乘积是一常数。适用于理想气体,对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也近似适用。此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各自独立发现,故又称“波义耳马略特定律”。
波那 bō nà1.句中衬字,无义。
鸿 波鸿 bō hóng1.水鸟。《文选.司马相如》:"水虫骇﹐波鸿沸。"吕延济注:"波鸿﹐水鸟也。沸﹐犹乱飞也。"一说为浪涛。见《文选》郭璞注。
斯帝国 波斯帝国 bō sī dì guó古代波斯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50年,居住在今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人,在首领居鲁士领导下,灭掉北方的米底王国后建国。后不断对外扩张,相继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等地。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又入侵印度和欧洲东南部,形成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后在希波战争中失败。前330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
斯邸 波斯邸 bō sī dǐ1.亦作"波斯店"。亦作"波斯馆"。 2.隋唐时期波斯等地商人开设于长安西市,供外来进贡的人进行珠宝古董交易的处所。
塞冬 波塞冬 bō sài dōng希腊神话中的海神。宙斯之弟。兄弟俩推翻其父克洛诺斯后平分宇宙,波塞冬掌管海洋。常手执三股叉,乘坐金鬃铜蹄的马车在海上巡行。能呼风唤雨,引起地震。传为马的创造者,与墨杜萨结合生下神马珀伽索斯。
波水 bō shuǐ1.水波。
斯店 波斯店 bō sī diàn1.见"波斯邸"。
河平原 波河平原 bō hé píng yuán意大利最大平原。面积4.4万平方千米。原为古海湾,后由波河冲积而成。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是意大利经济最发达地区。
波光 bō guāng1.水波反射出来的光。
波累 bō lèi1.牵连;连累。 2.波及。
流弟靡 波流弟靡 bō liú dì mǐ弟:即稊,一种结实如小米的草。如水波之逐势流,如稊草之随风倒。比喻无所执着,随顺应变。
波粼 bō lín1.明净的水波。亦用以形容波状物。
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 bō de dié jiā yuán l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介质中同时存在几列波时,每列波能保持各自的传播规律而不互相干扰。在波的重叠区域里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等于各列波在该点引起的物理量的矢量和。
波级 bō jí波浪强度的等级。波浪愈高等级愈大。1975年3月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波级如下表:波级波高(h)范围(米)波级名称0-无浪1h_13<0.1微浪20.1≤h_13<0.5小浪30.5≤h_13<1.25轻浪(续表)波级波高(h)范围(米)波级名称41.25≤h_13<2.5中浪52.5≤h_13<4大浪64≤h_13<6巨浪76≤h_13<9狂浪89≤h_13<14狂涛9h_13≥14怒涛
波罗 bō luó即“凤梨”。
罗树 波罗树 bō luó shù1.一种野生的木本棉花。
汲汲 波波汲汲 bō bō jí jí1.犹波波劫劫。
波扰 bō rǎo1.波动烦扰。
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 bō cí tǎn huì yì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首脑会议。主要讨论对德占领的原则、欧洲一些国家疆界的划分、战争罪犯的处理以及参加联合国等问题。并签订、发表《波茨坦协定》。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波灵 bō líng1.指泽国之民,水乡之民。
波查 bō zhā1.本指困苦﹑危害。后泛指艰辛;磨折。 2.叹词。
涛汹涌 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德平原 波德平原 bō dé píng yuán即“中欧平原”。
斯托伊纳溶洞 波斯托伊纳溶洞 bō sī tuō yī nà róng dòng世界最长、最大溶洞之一。在斯洛文尼亚西南部喀斯特高原上。洞长24千米,深入地下达200米。洞内套洞,有隧道相连,形成曲折幽深的山洞长廊。洞内多石钟乳和石笋,千姿百态,并有可容千人的大厅。洞内建有小铁路和电动游览车。为世界旅游胜地。

波的二字词语

鸿

波的三字词语

斯湾 斯邸 塞冬 斯店 罗树 兰人 儿象 剌斯 斯草 士顿 罗蜜 斯眼 律香 兹南 罗密 浪鼓 罗岸 阵面 斯菊 棱盖 斯馆

波的四字成语

普艺术 罗的海 斯帝国 河平原 流弟靡 汲汲 涛汹涌 德平原 骇云属 属云委 委云集 劫劫 罗奢花 澜壮阔 段开关 光鳞鳞 渌渌

其他字的组词

本组词 夹组词 衣组词 沙组词 斧组词 肃组词 艰组词 活组词 娃组词 某组词 栋组词 蚕组词 课组词 壕组词 䉴组词 䴁组词 䵻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