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尚书郎的简介:
shàng shū láng/làng
1.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1.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东汉以后,尚书属官任满一年者,称为「尚书郎」。
《尚书郎》这一词汇源自中国古代官制,具体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官员身份。
详细解释
在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尚书郎”是朝廷内一个重要的文职官位。它属于吏部尚书或礼部尚书等高级官员的辅助职位。尚书郎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处理文书、起草文件、参与某些政务决策,以及负责一些行政管理工作。这一官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品行素质,也反映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造句
- 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尚书郎,在朝廷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 李翰林虽未考取进士,但因其才华横溢,被授予了尚书郎一职。
- 尚书郎的任务繁重,既要处理大量文牍工作,又要参与朝廷的重大决策。
- 在那个朝代,担任尚书郎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
- 他深知要想成为尚书郎,必须具备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以上造句尝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尚书郎”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分词解释
尚
shàng
1 还(hái ),仍然:~小。~未。~不可知。2 尊崇,注重:~武。~贤(①崇尚贤人;②《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时~。4 矜夸,自负:自~其功。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6 庶几,差不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7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郎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