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的组词
紫常见的组词有:紫骝,紫塞,紫贝,紫宫,紫书,紫闱,紫摽,紫褾,紫气,紫茸,紫芝书,紫钗记,紫微垣,紫阳观,紫鹿,紫阳真人,紫袍金带,紫岩,紫坛,紫罗襕,紫薇省,紫毫,紫駞峯,紫芝歌,紫霄,紫芝,紫微省,紫海,紫电清霜,紫降
词语 | 解释 |
---|---|
紫骝 | 紫骝 zǐ liú1.古骏马名。 |
紫塞 | 紫塞 zǐ sāi/sài/sè1.北方边塞。 |
紫贝 | 紫贝 zǐ bèi1.也称文贝﹑砑螺。海中软体动物名。壳圆质洁白,有紫色斑纹,大者至尺许。 |
紫宫 | 紫宫 zǐ gōng指帝王禁宫:三千艳女罗紫宫。 |
紫书 | 紫书 zǐ shū1.道经。 2.帝王的诏书。 |
紫闱 | 紫闱 zǐ wéi1.指皇宫。 |
紫摽 | 紫摽 zǐ biào/biāo1.亦作"紫?"。亦作"紫褾"。 2.摽,通"标"。古代戎服巾帻上的紫色边饰。在军事戒严时佩戴,作为标志。 |
紫褾 | 紫褾 zǐ biǎo1.见"紫摽"。 |
紫气 | 紫气 zǐ qì①紫色云气。古人以为祥瑞。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紫气满室|紫气东来。②宝物的光气:紫气排斗牛。 |
紫茸 | 紫茸 zǐ róng1.紫色细茸花。 2.指细软的绒毛。 |
紫芝书 | 紫芝书 zǐ zhī shū1.指道书。 |
紫钗记 | 紫钗记 zǐ chāi jì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作者曾据唐代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改编为《紫箫记》,此剧据《紫箫记》重写。写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故事。剧本改李益负心为奸人离间,并以夫妻和好结束。 |
紫微垣 | 紫微垣 zǐ wēi yuán1.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 |
紫阳观 | 紫阳观 zǐ yáng guān/guàn1.道观名。据传在咸阳山中。神农氏曾在此辨百药。 2.道观名。在江苏句容茅山。传为晋许询旧居,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见宋徐铉《茅山紫阳观碑铭并序》。 |
紫鹿 | 紫鹿 zǐ lù1.古骏马名。 2.古杂技名。 |
紫阳真人 | 紫阳真人 zǐ yáng zhēn rén1.道家传说汉周义山,字季通,汝阴人,入蒙山遇羡门子,得长生要诀,白日升天,号紫阳真人。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云笈七签》卷一○六。亦泛指仙人。 |
紫袍金带 | 紫袍金带 zǐ páo jīn dài1.石砚名。 2.菊花名。 3.古代高官的朝服。 |
紫岩 | 紫岩 zǐ yán1.紫色山崖。多指隐者所居。 |
紫坛 | 紫坛 zǐ tán1.以紫贝砌成的庭坛。 2.紫色祭坛。帝王祭祀大典用。 3.指道教祭坛。 |
紫罗襕 | 紫罗襕 zǐ luó lán1.一种用紫色罗缎缝制的官服。 2.花名。 |
紫薇省 | 紫薇省 zǐ wēi shěng/xǐng1.见"紫微省"。 |
紫毫 | 紫毫 zǐ háo紫色兔毛。又特指用紫色兔毛制成的毛笔。性较硬。 |
紫駞峯 | 紫駞峯 zǐ tuó fēng1.见"紫驼峰"。 |
紫芝歌 | 紫芝歌 zǐ zhī gē1.见"紫芝曲"。 |
紫霄 | 紫霄 zǐ xiāo1.高空。 2.指帝王所居。 |
紫芝 | 紫芝 zǐ zhī1.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 2.比喻贤人。 |
紫微省 | 紫微省 zǐ wēi shěng/xǐng1.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
紫海 | 紫海 zǐ hǎi1.传说中海名。 |
紫电清霜 | 紫电清霜 zǐ diàn qīng shuāng形容武器锋利精良。 |
紫降 | 紫降 zǐ jiàng/xiáng1.即降真香。也称降香。可入药。烧之其烟直上,传说能降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