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的组词

紫常见的组词有:紫罗兰,紫褾,紫芝叟,紫菜,紫石瑛,紫摽,紫穹,紫胆,紫羔,紫骝,紫艾,紫色蛙声,紫苏,紫贝,紫脱,紫盖,紫艾绶,紫气东来,紫缨,紫芝謡,紫骍,紫微,紫荷囊,紫岩,紫绀,紫阁,紫电,紫駞峯,紫诰,紫石

词语 解释
罗兰 紫罗兰 zǐ luó lán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有灰色星状柔毛。叶互生,倒披针形。花期长,花紫、红、黄、白或雪青等色,有香气。原产欧洲南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供观赏。
紫褾 zǐ biǎo1.见"紫摽"。
芝叟 紫芝叟 zǐ zhī sǒu1.见"紫芝客"。
紫菜 zǐ cài红藻门,红毛菜科。藻体紫红、紫褐或带褐绿色,为薄膜型叶状体,基部以盘状固着器附着于浅海岩石上。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沿海。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可供食用、药用。
石瑛 紫石瑛 zǐ shí/dàn yīng1.见"紫石英"。
紫摽 zǐ biào/biāo1.亦作"紫?"。亦作"紫褾"。 2.摽,通"标"。古代戎服巾帻上的紫色边饰。在军事戒严时佩戴,作为标志。
紫穹 zǐ qióng1.天空。
紫胆 zǐ dǎn1.官金的一种。凹处有紫色,故名。
紫羔 zǐ gāo1.羊的一种,毛色淡黑,毛根紫,故名。所制皮裘称佳品。
紫骝 zǐ liú1.古骏马名。
紫艾 zǐ ài/yì1.即紫艾绶。
色蛙声 紫色蛙声 zǐ sè wā shēng紫色:不正之色;蛙:淫邪之声。比喻以假乱真。
紫苏 zǐ sū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茎方形,带紫色,有柔毛。叶卵圆形,边缘有锯齿。夏季开花,粉红或紫红色。原产中国。嫩叶作蔬菜。种子可榨油。叶和种子可入药,有镇咳、健胃、利尿等作用。
紫贝 zǐ bèi1.也称文贝﹑砑螺。海中软体动物名。壳圆质洁白,有紫色斑纹,大者至尺许。
紫脱 zǐ tuō1.传说中瑞草名。
紫盖 zǐ gài/gě/hé1.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
艾绶 紫艾绶 zǐ ài/yì shòu1.紫绿色绶带。
气东来 紫气东来 zǐ qì dōng lái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紫缨 zǐ yīng1.紫色帽带。贵官所用。 2.指鸟颈紫毛。
芝謡 紫芝謡 zǐ zhī yáo1.见"紫芝曲"。
紫骍 zǐ xīng1.良马名。
紫微 zǐ wēi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荷囊 紫荷囊 zǐ hé/hè náng/nāng1.即紫荷。
紫岩 zǐ yán1.紫色山崖。多指隐者所居。
紫绀 zǐ gàn1.一种接近赤红的紫色。 2.古钱币名。
紫阁 zǐ gé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3.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紫电 zǐ diàn1.古宝剑名。 2.紫色光芒。形容人目光锐利。 3.祥瑞之光。
駞峯 紫駞峯 zǐ tuó fēng1.见"紫驼峰"。
紫诰 zǐ gào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用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紫诰金章。
紫石 zǐ shí/dàn1.紫色石。传说古代曾用为货币。

紫的二字词语

紫的三字词语

罗兰 芝叟 石瑛 艾绶 芝謡 荷囊 駞峯 驼峰 水精 外线 砂壶 微郎 琳腴 云英 罗囊 微垣 微令 泥封 罗襕 雪丹 荷橐 燕骝 金山 方馆 药水 駞尼 述香 水晶

紫的四字成语

色蛙声 气东来 明供奉 袍玉带 绶金章

其他字的组词

穴组词 刘组词 血组词 迁组词 杜组词 灶组词 私组词 芦组词 兑组词 淫组词 筛组词 酪组词 鳖组词 䲙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