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组词
诗常见的组词有:诗官,诗门,诗艹,诗阵,诗案,诗孙,诗侠,诗礼发冢,诗毫,诗谜,诗邮,诗板,诗庭之训,诗论,诗癯,诗辑,诗虎,诗情画意,诗妖,诗经,诗墙,诗魂,诗牢,诗魔,诗叟,诗准,诗语,诗礼之家,诗舌,诗礼传家
词语 | 解释 |
---|---|
诗官 | 诗官 shī guān1.古代专事采集诗歌和民风的乐官。 |
诗门 | 诗门 shī mén1.诗人之家。 |
诗艹 | 诗艹 shī ǎo1.见"诗草"。 |
诗阵 | 诗阵 shī zhèn1.犹诗界﹔诗坛。 |
诗案 | 诗案 shī àn1.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台诗案"。 |
诗孙 | 诗孙 shī sūn/xùn1.诗人后代。 |
诗侠 | 诗侠 shī xiá1.具豪侠之气的诗人。 |
诗礼发冢 | 诗礼发冢 shī lǐ fā zhǒng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诗毫 | 诗毫 shī háo1.写诗之笔。 |
诗谜 | 诗谜 shī mí1.以诗句为谜面的谜语。 2.敲诗。又称"打诗宝"。其法以长四五寸长的纸条﹐摘录古人诗一句﹐而于句中隐去一字﹐注于纸尾﹐以封套笼之﹐不令外见。别配四字﹐与纸尾原字﹐书于句旁。猜者就五字中选择一字﹐选中为胜。 |
诗邮 | 诗邮 shī yóu1.寄诗酬和的信函。 |
诗板 | 诗板 shī bǎn1.亦作"诗版"。 2.题上诗的木板。 |
诗庭之训 | 诗庭之训 shī tíng zhī xùn指父训。 |
诗论 | 诗论 shī lùn/lún1.有关诗歌的评论文章或创作理论方面的著作。 |
诗癯 | 诗癯 shī qú1.见"诗臞"。 |
诗辑 | 诗辑 shī jí1.辑录某个作家或许多作家诗篇的书。前者如《人境庐集外诗辑》﹔后者如清吴灏编的《杭郡诗辑》。 |
诗虎 | 诗虎 shī hǔ1.喻作诗能手。 2.用诗句为谜面的谜语。因虎难射中﹐形容谜的难猜﹐故名。 |
诗情画意 | 诗情画意 shī qíng huà yì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诗妖 | 诗妖 shī yāo1.古代指某些为祸乱征兆的里巷歌谣。 |
诗经 | 诗经 shī jīng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方法。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诗墙 | 诗墙 shī qiáng1.即诗壁。 |
诗魂 | 诗魂 shī hún1.诗人的精神。 2.诗人的亡魂。 |
诗牢 | 诗牢 shī láo1.喻指窘迫苦涩好像牢狱一样的诗境。 |
诗魔 | 诗魔 shī mó1.犹如入魔一般的强烈的诗兴。 2.指酷爱做诗好像着了魔一般的人。 3.指诗的怪癖的格调。 |
诗叟 | 诗叟 shī sǒu1.年老的诗人。 |
诗准 | 诗准 shī zhǔn1.诗的标准﹐诗的典范。 |
诗语 | 诗语 shī yǔ/yù1.诗的语言。 |
诗礼之家 | 诗礼之家 shī lǐ zhī jiā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
诗舌 | 诗舌 shī shé1.吟诗之口。舌﹐借指口。 |
诗礼传家 | 诗礼传家 shī lǐ chuán jiā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