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发冢的拼音、解释、组词
诗礼发冢的简介:
shī lǐ fā zhǒng
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AI解释
《诗礼发冢》这个词语是古代的一个成语,出自《庄子·盗跖》,原文中用来讽刺那些不顾礼法、只顾私欲的人。其中“诗”指的是《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礼”指的是周代的礼仪制度;“发冢”则指挖掘古墓,偷取墓中的宝物或珍品。成语的意思是借指在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原则下追逐利益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诗经》:古代记录民间歌谣的作品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
- 礼:古代的礼仪制度,涵盖了祭祀、宴饮、冠婚丧祭等多种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 发冢:挖掘古墓的行为。在古代,许多贵族甚至帝王死后会随葬大量财宝,发掘这些坟墓以获取财富被视为不道德或违法。
成语《诗礼发冢》常用来比喻那些不顾礼仪道德、只为了追求私利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讽刺这些人连基本的社会规范和伦理底线都已丧失。
造句
- 那些为了钱不惜出卖灵魂的人,真可谓是“诗礼发冢”。
- 在贪欲面前,有些人完全失去了廉耻之心,“诗礼发冢”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 尽管社会上有很多“诗礼发冢”的现象,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 他为了晋升职位,不惜背弃曾经的誓言和承诺,简直就像“诗礼发冢”一样可耻。
- 在面对利益时,“诗礼发冢”的行径往往会让人感到愤怒与失望。
分词解释
诗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礼
lǐ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发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