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戚族的简介:

qī zú
1.亲族,外戚。

  • AI解释

戚族》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或特定的历史语境。根据字面意义推测,“戚”通常表示亲戚、亲人,“族”指的是家族的一支或者整个群体。因此,《戚族》可以被理解为“亲戚族”的意思,即同一家族中的亲属群。

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会使用这样的词汇来特指某个贵族家庭内部的亲缘关系或特定的皇室分支。然而,它不是正式的学术用语或标准历史术语,所以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其确切含义和背景信息。

接下来,我将基于这个解释提供五个造句:

  1. 古代的《戚族》制度规定了王室内部各个家族之间的权力分配和联姻关系。
  2.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戚族》之间会通过联姻建立更稳固的关系网。
  3. 在那个时代,对《戚族》成员的赏赐被视为一种加强皇权稳定性的策略之一。
  4. 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描述《戚族》内部斗争的情节,反映了历史上的复杂家族关系。
  5. 这次事件涉及到了多个重要的《戚族》,因此引起了朝野内外的高度关注。

请注意,在不同的语境下,“戚族”一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内容是基于对词汇字面意义的解读而给出的例子,并非权威解释。

分词解释

1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2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3 古代兵器,像斧。4 姓。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