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组词
张常见的组词有:张养浩(1270-1329),张支,张闻天(1900-1976),张桓,张弓,张火伞,张狂妄行,张耒(1054~1114),张展,张仪(?-前310),张乐,张口掉舌,张卖,张惶,张庚(1911- ),张筵设戏,张牙,张字,张乖,张大,张拱,张嘴结舌,张治中(1890-1969),张吾军,张幕,张柳,张载(1020-1077),张惠言(1761-1802),张志和,张天
词语 | 解释 |
---|---|
张养浩(1270-1329) | 张养浩(1270-1329) zhāng yǎng hào (1270-1329)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时政被罢官。后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还乡,隐居多年。因陕西关中大灾,出任陕西行台中丞,不久积劳病卒。作品格调高远,语言流畅,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名作。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
张支 | 张支 zhāng zhī1.方言。故意推辞。 |
张闻天(1900-1976) | 张闻天(1900-1976) zhāng wén tiān (1900-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又名洛甫,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先后在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责。1935年到陕北后主持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后历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东 |
张桓 | 张桓 zhāng huán1.汉张禹﹑桓荣的并称。两人皆以明经致高位。 |
张弓 | 张弓 zhāng gōng1.弦拉紧的弓。 2.拉弓。 |
张火伞 | 张火伞 zhāng huǒ sǎn张:展开;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酷烈。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张狂妄行 | 张狂妄行 zhāng kuáng wàng xíng张狂:嚣张,轻狂。气焰嚣张,胡作非为。 |
张耒(1054~1114) | 张耒(1054~1114) zhāng lěi(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 |
张展 | 张展 zhāng zhǎn1.张开,展开。 |
张仪(?-前310) | 张仪(?-前310) zhāng yí (?-qián 310)战国时期纵横家。魏国贵族的后代。主张连横策略以瓦解反秦联盟。公元前328年任秦相。封武信君。迫使魏献上郡,帮助秦惠文君称王,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区。秦武王即位后,他入魏为相,不久死去。 |
张乐 | 张乐 zhāng lè/yuè1.置乐;奏乐。 |
张口掉舌 | 张口掉舌 zhāng kǒu diào shé指发表言论。 |
张卖 | 张卖 zhāng mài1.张挂出卖。 |
张惶 | 张惶 zhāng huáng也作“张皇”。惊慌,慌张:神色张惶|张惶失措。 |
张庚(1911- ) | 张庚(1911- ) zhāng gēng (1911- )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原名姚禹玄,湖南长沙人。30年代在上海参加左翼戏剧运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历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主任,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著有《戏曲艺术论》、《张庚戏剧论文集》等,另与郭汉城共同主编《中国戏曲通论》。 |
张筵设戏 | 张筵设戏 zhāng yán shè xì张筵:摆酒席。喝酒看戏曲。形容大摆排场,铺张浪费。 |
张牙 | 张牙 zhāng yá1.张口露牙,形容凶恶之相。 |
张字 | 张字 zhāng zì1.铺张字句。 |
张乖 | 张乖 zhāng guāi1.乖张;怪僻。 |
张大 | 张大 zhāng dà/dài/tài1.张得很开。 |
张拱 | 张拱 zhāng gǒng1.张臂拱手以为礼。 |
张嘴结舌 | 张嘴结舌 zhāng zuǐ jié shé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
张治中(1890-1969) | 张治中(1890-1969) zhāng zhì zhōng (1890-1969)爱国将领。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巢湖)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曾率部参加淞沪一二八抗战和八一三抗战。抗战胜利后,代表国民党参加军事调处三人小组。1949年作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到北平参加国共和谈,双方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政府拒绝后留在北平。建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
张吾军 | 张吾军 zhāng wú/yù jūn1.谓壮大自己的声势。语出《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
张幕 | 张幕 zhāng mù1.张设帷幕。 |
张柳 | 张柳 zhāng liǔ1.喻文采风流。语本《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齐武帝常嗟赏灵和殿前蜀柳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
张载(1020-1077) | 张载(1020-1077) zhāng zài/zǎi (1020-1077)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创始人之一。人称横渠先生,凤翔郿县(今属陕西)人。曾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认为“气”是充满宇宙的实体,气不生不灭。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著作有《正蒙》、《易说》等。 |
张惠言(1761-1802) | 张惠言(1761-1802) zhāng huì yán (1761-1802)清代文学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散文受桐城派影响,参与开创阳湖派。词为常州派创始人,所编《词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有《茗柯文编》、《茗柯词》。 |
张志和 | 张志和 zhāng zhì hé/hè/huó/huò/hú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烟波钓徒,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曾登明经第,待诏翰林。不久遭贬谪,遂隐居江湖。今存《渔歌子》五首,为早期文人词名作。 |
张天 | 张天 zhāng tiān1.布列天象。 2.布满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