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组词
张常见的组词有:张仪舌,张谋,张君秋(1920-1997),张耀翔(1893-1964),张爱玲(1921-1995),张寿臣(1899-1970),张焰,张衡(78-139),张先(990~1078),张扬,张张屈屈,张辽(169-222),张霍,张道,张骞(?-前114),张大其事,张陈,张奏,张王,张军,张旜,张道陵(34-156),张设,张老乐,张仲景(约150-219),张本,张二奎(1813-1860),张宗昌(1881-1932),张大复,张桓
词语 | 解释 |
---|---|
张仪舌 | 张仪舌 zhāng yí shé1.《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因以"张仪舌"为典,谓能说善辩的口才。 |
张谋 | 张谋 zhāng móu1.筹划。 |
张君秋(1920-1997) | 张君秋(1920-1997) zhāng jūn qiū (1920-1997)京剧演员。原名滕家鸣,江苏丹徒人。十四岁学艺,演青衣。曾得王瑶卿传授,又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指点。扮相雍容华贵,嗓音宽亮甜润。擅演《玉堂春》、《西厢记》、《望江亭》等剧。历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剧协、中国文联副主席。 |
张耀翔(1893-1964) | 张耀翔(1893-1964) zhāng yào xiáng (1893-1964)心理学家。北京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组织中华心理学会,并任会长。1922年创办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并任主编。提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主要著作有《心理学讲话》、《感觉心理》等。 |
张爱玲(1921-1995) | 张爱玲(1921-1995) zhāng ài líng (1921-1995)小说家。河北丰润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后至美国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任职。作品多取材于上海和香港上层社会的生活,笔致秀逸,抒情色彩较浓。著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等。 |
张寿臣(1899-1970) | 张寿臣(1899-1970) zhāng shòu chén (1899-1970)相声演员。北京人。1913年师从焦德海学艺,后与李德(艺名“万人迷”)合作,受李教益。艺术上博采众长,以沉稳、细致、幽默为特色。代表作有《小神仙》、《化蜡扦》等。所演曲目编有《张寿臣单口相声选》、《张寿臣笑话相声合编》等。 |
张焰 | 张焰 zhāng yàn1.(张zhāng)张大其气焰。 |
张衡(78-139) | 张衡(78-139) zhāng héng (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曾在洛阳就读于太学。曾任南阳郡主簿、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浑象、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木鸟。研究过圆周率,求得π=10(3.1622),绘制中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著有《灵宪》、《灵宪图》、《算网论》、《二京赋》、《归田赋》和《四愁诗》等。 |
张先(990~1078) | 张先(990~1078) zhāng xiān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2)进士。曾任知渝州、虢州,官至尚书都官郎中。张先是与柳永齐名的词人,对长调词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一定贡献。张先的小令词与中调词清新活泼,语言工巧,善于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特别善于写“影”,往往在“影”字句中,以动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的佳句,世称“张三影”。有《张子野词》。 |
张扬 | 张扬 zhāng yáng宣扬;声张:四处张扬|切勿张扬。 |
张张屈屈 | 张张屈屈 zhāng zhāng qū qū1.形容惊慌的样子。 |
张辽(169-222) | 张辽(169-222) zhāng liáo (169-222)三国魏大将。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初为吕布部将,后归曹操。随曹操攻乌桓,斩单于蹋顿。公元215年,孙权攻合肥,他率敢死士卒八百人,在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大破孙军。被任为征东将军。 |
张霍 | 张霍 zhāng huò1.汉张安世和霍光的并称。两人皆西汉宣帝时的权臣。 |
张道 | 张道 zhāng dào1.明显的道理。 2.方言。举动毛躁。 |
张骞(?-前114) | 张骞(?-前114) zhāng qiān (?-qián 114)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 |
张大其事 | 张大其事 zhāng dà qí shì张:夸张。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亦作“张皇其事”、“张大其辞(词)”、“张扬其事”。 |
张陈 | 张陈 zhāng chén/zhèn1.陈设。 2.汉高祖谋臣张良﹑陈平的并称。 3.张耳﹑陈馀的并称。二人初为刎颈交,后又结怨至不两立。 |
张奏 | 张奏 zhāng zòu1.犹敷奏。铺陈奏上。 |
张王 | 张王 zhāng wáng1.指汉张耳。项羽分封诸侯王时被封为常山王,后归刘邦,又改立为赵王。 2.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王建的并称。 |
张军 | 张军 zhāng jūn1.陈兵。 |
张旜 | 张旜 zhāng zhān1.亦作"张旃"。 2.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旜,古时出聘时用之。 3.谓出使。 |
张道陵(34-156) | 张道陵(34-156) zhāng dào líng (34-156)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原名张陵,字辅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后入鹤鸣山(四川大邑县境)修道。结合民间巫术用符水为人治病,并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之始。入道者须交纳米五斗,故时称“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徒尊为“天师”,世称“张天师”。 |
张设 | 张设 zhāng shè1.部署;设置。 |
张老乐 | 张老乐 zhāng lǎo lè/yuè1.安徽涡阳一带农民对捻军领袖张乐行的尊称。 |
张仲景(约150-219) | 张仲景(约150-219) zhāng zhòng jǐng (yuē/yāo 150-219)东汉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创用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体现了理、法、方、药的一系列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后世尊其为“医圣”。 |
张本 | 张本 zhāng běn1.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2.起源于;开始。 3.原由;依据。 |
张二奎(1813-1860) | 张二奎(1813-1860) zhāng èr kuí (1813-1860)京剧演员。北京人(一说安徽人或浙江人)。演老生。原为票友,后下海。清道光年间曾主持北京和春班。擅演帝王一类角色,唱腔平稳质朴。与程长庚、余三胜合称“老生三杰”。 |
张宗昌(1881-1932) | 张宗昌(1881-1932) zhāng zōng chāng (1881-1932)奉系军阀。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土匪出身。投靠冯国璋,任师长。后转投张作霖,任山东军务督办、直鲁联军总司令。横征暴敛,残杀百姓。北伐战争时,南下对抗国民革命军,不久兵败。后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派人杀死。 |
张大复 | 张大复 zhāng dà/dài/tài fù清初戏曲作家。字心其、彝宣,江苏吴县人。作有传奇二十九种,杂剧六种,现存《如是观》、《醉菩提》、《海潮音》等十六种。所编《寒山堂曲谱》,对古典戏曲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
张桓 | 张桓 zhāng huán1.汉张禹﹑桓荣的并称。两人皆以明经致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