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本的简介:
zhāng běn
1.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2.起源于;开始。 3.原由;依据。
1.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2.起源于;开始。 3.原由;依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了事情的发展而于预先所做的安排。唐.白居易〈六赞偈〉:「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
2. 为作伏笔而预先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议论》:「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
3. 根据、理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每不知事体,这出银殡殓,正好做告状张本。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也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
《张本》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从字面来看,“张”是一个姓氏,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通常有多个含义,如书籍、根本或原因等。结合这两个词,没有明确的历史典籍或者常用语境直接对应这个词语组合。不过,我们可以尝试推测其可能的用法。
-
如果“张本”是指某个事件、论点或故事的基础或源头,那么它可以被理解为某种理论、事实或文献的初始版本,或者是某一领域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起点。
-
若以“张”姓为主,并结合“本”的特定含义(如书籍),可能指的是某位张姓人物撰写或编辑的一本书籍。
基于上述假设性的解释,以下是五个使用“张本”一词的造句示例:
- 这次研究是建立在张教授提供的理论张本上的。
- 在编写《中国古代姓氏文化》时,这本书将成为我们的重要参考张本。
- 张经理提供了公司经营策略的基础张本,帮助团队明确了发展方向。
- 历史学界一直争议不断,但学者们普遍将《三国演义》视为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张本之一。
- 这个项目的策划案以张工提供的创新方案为张本,得到了公司高层的一致认可。
请注意,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在假设“张本”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张本”出现在其他语境中或有具体的使用背景,请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解析其含义。
分词解释
张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