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tán 部首 笔画17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SYLG

檀的基本解释: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 姓。

檀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ノ,丶,丶,一,丨,𠃍,丨,𠃍,一,一,丨,𠃍,一,一,一

横,竖,撇,点,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檀香:半寄生性常绿小乔木,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太平洋岛屿上。主干和根部含有黄色芳香油,可提取白檀油,用以制造香料、香皂和药材。木材质地密致坚韧,可用来雕刻及制饰品、家具,香味可保持数年之久。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植物名:(1) 指青檀。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高可达十余公尺。树皮浅灰色,叶为螺旋状排列,卵形。材质坚硬细致,可作家具、农具、建材等。 (2) 指紫檀。豆科紫檀属。产在亚洲东南部,木材淡红色,质坚硬致密,可作家具、建材等。 (3) →檀香

2. 佛教指布施,为六度之一。全称译作「檀那」、「陀那」。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植物名:(1)指檀香。参见「檀香」条。(2)指青檀。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高可十余公尺。树皮浅灰色,有小皮孔,叶为螺旋状排列,卵形。材质坚硬细致,供家具、农具、建材等用材。(3)指紫檀。豆科紫檀属。产于亚洲东南部,木材淡红色,质亦坚硬致密,可为家具、建材等。

2. 佛教指布施。为六度之一。为梵语dāna的音译。全译作「檀那」、「陀那」。

3. 姓。如战国时鲁有檀弓。

4. 浅红色的。如:「檀色」、「檀口」。

详细解释

檀[tán]

〈名〉

【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

【造字法】:形声。从木,亶( dǎn)声。

1 同本义 ([En.] sandalwood)

【引】

1 《说文》:檀,檀木也。

2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

【例】

又如: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檀柘(檀树与柘树);檀桐(檀木与桐木);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

2 香木檀的省称,即檀香 ([En.] sandalwood)。

【例】

如:檀印(檀香);檀林(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檀香扇(用檀香木做骨架的扇)

3 情郎 ([En.] fancy man)。

【例】

如:檀奴(檀郎,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檀郎谢女(喻指多才而钟情的青年男女)

4 姓

檀[tán]

〈形〉

浅红色,浅绛色 (【英】:light red)。如:檀口香腮(比喻女子的嘴和脸红而香);檀口(女子粉红色的嘴唇);檀子(浅红色颜料)

檀[tán]

〈动〉

布施 (【英】:alms)。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檀那国(佛语。指没有邪恶凶杀,人们都好善乐施的理想国度);檀越(檀主,檀那。施主)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木也。从木亶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木也。从木亶聲。徒乾切

注解

『从木,亶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木】为形旁,【亶】为声旁。

【檀】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亶聲』,即形声字中【亶】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徒乾』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檀】字本义为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

【檀】字造字法为形声:左形右声。

【檀】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木 旦(亶)”。

【檀】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六, 木部, 现代部首为木, 笔画为17画。

【檀】字异体字:單 。

《说文解字》注解

(檀)檀木也。鄭風傳曰。檀、彊刃之木。刃今韌字。榽醯似檀。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榽醯先殫。從木。亶聲。徒乾切。十四部。

檀字组词

公肉 香炉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