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越的拼音、解释、组词

檀越的简介:

tán yuè
1.梵语D?napati的音译。施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施主。译自胡语。指以财物、饮食供养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平时出家人也用来尊称一般的在家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像你小檀越偷钱买书念,这是极上进的事。」也译作「檀樾」。

词语《檀越》在中文中指的是施主,即对寺院、僧侣或宗教活动提供金钱、物质或其他形式帮助的人。这个词通常用于佛教语境之中。

详细解释:

  • 词源:“檀”在古代汉语中有“木兰树”的意思,“越”则表示超越或跨越。整个词语的字面意义可能指代的是超越了物质财富限制,给予精神或物质帮助的人。
  • 宗教含义:在佛教中,檀越通常指的是捐赠给寺庙、僧侣或宗教活动金钱及其他资源的善信。这些资金用于维护寺院设施、支持僧众生活、举办宗教活动等。

造句:

  1. 善士李明是当地有名的檀越,在每次寺庙举行法会时都会慷慨解囊。
  2. 每逢斋期,许多檀越都会捐出自己的心意钱,为贫困的僧人提供饮食。
  3. 寺庙中的住持非常感激每一位檀越的捐助,正是这些帮助才让寺院得以持续开展佛教文化推广活动。
  4. 小张是寺院的一位资深檀越,他不仅在经济上慷慨解囊,还经常亲自参与寺庙的各种志愿工作。
  5. 今年的法会规模空前盛大,主要归功于众多檀越的大力支持和奉献。

这些句子展示了“檀越”一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tán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5 姓。

yuè

1 度过,超出:~过。~冬。~级。~轨。~权。~境。~位。~狱。~俎代庖。2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声音清~。3 表示程度加深:~发(更加)。~加。~快~好。4 消散:“精神劳则~”。5 失坠,坠落:陨~。“射其左。~于车下”。6 中国古民族名:百~(亦作“百粤”)。7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剧。~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