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的拼音、解释、组词
舟的基本解释:
1 船:~辑。龙~。轻~。一叶扁~。泛~。同~共济。
舟的笔顺/笔顺名
ノ,丿,㇆,丶,一,丶
撇,竖撇,横折钩,点,横,点
-
1 ノ
撇
-
2 丿
竖撇
-
3 ㇆
横折钩
-
4 丶
点
-
5 一
横
-
6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船。如:「轻舟」、「独木舟」、「舟车困顿」、「一叶扁舟」。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船。【例】扁舟、轻舟、逆水行舟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船。如:「轻舟」、「一叶扁舟」、「逆水行舟」。《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2. 姓。如春秋时虢国有舟之侨。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4. 乘船。《礼记.祭义》:「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详细解释
舟[zhōu]
〈名〉
【本义】:船
【造字法】: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
1 同本义 ([En.] boat)
【引】
1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2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
3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4 《墨子·节用》:舟以行川谷。 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5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6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7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 宋· 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9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例】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2 尊彝等器的托盘 ([En.] dish)
【引】
1 《周礼·司尊彝》:皆有舟。 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3 酒器名 ([En.] wine vessel)
【引】
1 《东坡诗》: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
4 姓
舟[zhōu]
〈动〉
用船过渡 (【英】:ferry sb.through)
【引】
1 《诗·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2 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剡木爲楫,以濟不通。象形。凡舟之屬皆从舟。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剡木爲楫,以濟不通。象形。凡舟之屬皆从舟。職流切
注解
『象形』,指该字为象形字 。
【舟】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職流』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舟】字本义为船。
【舟】字造字法为象形:像船形。
【舟】字字形结构为单一, 可拆字为“丿(舟) 丶(丹)”。
【舟】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八, 舟部, 现代部首为舟, 笔画为6画。
【舟】字异体字: 。
《说文解字》注解
(舟)船也。邶風。方之舟之。傳曰。舟、船也。古人言舟。漢人言船。毛以今語釋古。故云舟卽今之船也。不傳於柏舟而傳於此者、以見方之爲泭而非船也。古者共、貨狄刳木爲舟。剡木爲楫。以濟不通。郭注山海經曰。世本云。共、貨狄作舟。易辭曰。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葢取諸渙。共貨狄、黃帝堯舜閒人。貨狄疑卽化益。化益卽伯益也。考工記故書舟作周。象形。職流切。三部。凡舟之屬皆从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