驠的拼音、解释、组词
驠的基本解释:
1 屁股毛色白的马。
驠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一,一,丨,㇆,丶,丶,丶,丶,一,丨,丨,一,丨,𠃍,一,丨,一,㇀,ノ,乚,丶,丶,丶,丶
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提,撇,竖弯钩,点,点,点,点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一
横
-
4 一
横
-
5 丨
竖
-
6 ㇆
横折钩
-
7 丶
点
-
8 丶
点
-
9 丶
点
-
10 丶
点
-
11 一
横
-
12 丨
竖
-
13 丨
竖
-
14 一
横
-
15 丨
竖
-
16 𠃍
横折
-
17 一
横
-
18 丨
竖
-
19 一
横
-
20 ㇀
提
-
21 ノ
撇
-
22 乚
竖弯钩
-
23 丶
点
-
24 丶
点
-
25 丶
点
-
26 丶
点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馬白州也。从馬燕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馬白州也。从馬燕聲。於甸切
注解
『从馬,燕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馬】为形旁,【燕】为声旁。
【驠】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燕聲』,即形声字中【燕】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於甸』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驠】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馬 燕”。
【驠】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 馬部, 现代部首为馬, 笔画为26画。
《说文解字》注解
(驠)馬白州也。山海經曰。乾山有嘼。其州在尾上。今本譌作川。廣雅曰。州、豚、臀也。郭注爾雅、山海經皆云。州、竅也。按州豚同字。俗作启。國語之龍、史漢貨殖傳之馬敫皆此也。蜀志周羣傳。諸毛繞涿居。署曰潞涿君。語相戲謔。涿亦州豚同音字也。釋嘼曰。白州驠。从馬。燕聲。於甸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