瓚的拼音、解释、组词
瓚的基本解释:
1 質地不純的玉。《周禮•考工記•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
2 古禮器。用以盛鬯酒灌祭,也用於賓客行爵。以圭為柄者稱圭瓚,以璋為柄者稱璋瓚。《集韻•考换韻》:“瓚,裸器。”《詩•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瓚的笔顺/笔顺名
一,一,丨,㇀,ノ,一,丨,一,ノ,し,ノ,一,丨,一,ノ,乚,丨,𠃍,一,一,一,ノ,丶
横,横,竖,提,撇,横,竖,横,撇,竖提,撇,横,竖,横,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
1 一
横
-
2 一
横
-
3 丨
竖
-
4 ㇀
提
-
5 ノ
撇
-
6 一
横
-
7 丨
竖
-
8 一
横
-
9 ノ
撇
-
10 し
竖提
-
11 ノ
撇
-
12 一
横
-
13 丨
竖
-
14 一
横
-
15 ノ
撇
-
16 乚
竖弯钩
-
17 丨
竖
-
18 𠃍
横折
-
19 一
横
-
20 一
横
-
21 一
横
-
22 ノ
撇
-
23 丶
点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三玉二石也。从玉贊聲。《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三玉二石也。从玉贊聲。《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徂贊切
注解
『从玉,贊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玉】为形旁,【贊】为声旁。
【瓚】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贊聲』,即形声字中【贊】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徂贊』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瓚】字本义为質地不純的玉。
【瓚】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王 贊”。
【瓚】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一, 玉部, 现代部首为王, 笔画为23画。
【瓚】字异体字:瓉 瓒。
《说文解字》注解
(瓚)三玉二石也。从王贊聲。徂贊切。十四部。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攷工記玉人曰:天子用全,上公用龍,矦用瓚,伯用將。注:鄭司農云:全,純色也。龍當爲尨,尨謂雜色。謂:全,純玉也。瓚讀如之。龍、瓚、將皆雜名也。卑者下尊以輕重爲差,玉多則重,石多則輕。公矦四玉一石,伯子男三玉二石。按許君龍作駹,從先鄭易字也。埒,許、鄭同,皆不作將。倘是將字,鄭不得釋爲雜,鄭已後傳寫失之。鄭云:公矦四玉一石。則記文不當公矦分别異名。許説爲長。戴先生曰:此葢泛記用玉爲飾之等。玉裁謂:此與祼圭之瓚異義。許不言祼圭之瓚者,葢其字古衹作贊。黄金爲勺,不用玉也。詩謂之玉贊。圭贊者,以贊助祼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