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的拼音、解释、组词
呵的基本解释:
1 怒责:~责。~斥(亦作“呵叱”)。~禁。
2 吁气:~冻(哈气使暧)。一气~成。
3 象声词,形容笑:~~。
4 叹词,表示惊讶:~,真不得了!
呵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一,丨,𠃍,一,亅
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竖钩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一
横
-
5 丨
竖
-
6 𠃍
横折
-
7 一
横
-
8 亅
竖钩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怒责。如:「呵斥」、「呵责」。
2. 哈气。如:「呵欠」、「呵暖」、「呵冻」、「呵手」。
3. 保护。如:「呵护」。
4. 呵呵:状声词。形容笑声。如:「呵呵大笑」。
5. 叹词。表示惊讶的语气。如:「呵!你还真行!」、「呵!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6. 助词。用于句尾或语气停顿处。表示惊叹的语气。如:「这组玩具这么贵呵!我可买不起。」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怒声责骂。【例】呵叱、呵责
2. 嘘气使暖和。【例】呵冻、呵气、呵手
3. 状声词。形容笑声。【例】呵呵大笑
4. 叹词。表示惊讶的语气。【例】呵!好大的西瓜!
5. 助词。用于句尾或语气停顿处。表示惊叹的语气。【例】这组玩具这么贵呵!我实在买不起。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怒声责骂。如:「呵责」、「呵叱」。《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惠嗣公使人伪关市,关市呵难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管库隶臣,呵强秦使鼓缶。」
2. 嘘气使暖和。如:「呵气」、「呵手」、「呵冻」。唐.韩愈〈元和圣德诗〉:「紫焰嘘呵,高灵下堕。」宋.苏轼〈四时词〉四首之四:「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
3. 吆喝。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武夫前呵,从者塞途。」
4. 形容笑声。如:「呵呵大笑」。
5. 表惊讶的语气。如:「呵!来了这么多的人。」
6. 用于句尾或语气停顿处,表惊叹。如:「这么多钱呵!」
详细解释
呵
訶 hē
〈动〉
【本义】: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
【造字法】:形声。从口,可声。
1 同本义 ([En.] abuse;berate)
【引】
1 《说文》:訶,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
2 《广雅·释诂二》:訶,怒也。
3 《汉书·食货志》:纵而弗呵虖。 注:“责怒也。”
4 《山海经·南山经》:青邶之山有鸟焉,其音若呵。
5 《玉篇》:呵,责也。
6 《韩非子·内储说下》:王出而訶之。
7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厉声以呵。
【例】
又如:呵咄(大声斥责;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殴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骂);呵逐(斥骂驱逐);呵问(责问;盘究)
2 喝道,喝令行人让路 ([En.] hoot)
【引】
1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武夫前呵,从者塞途。
【例】
又如:呵引(呵道);呵卫(喝道护卫的人);呵道(亦作“呵导”。古时贵人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3 呼叫 ([En.] yell)。
【例】
如:呵噪(众声呼叫);呵吓(喧哗)
4 嘘气;哈气 ([En.] breathe out with the mouth open) 。
【例】
如: 呵手(向手嘘气使暖);呵冻(冬天手指冻僵或笔砚成冰,呵气使温暖或融解);呵砚(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5 喝 ([En.] drink)
【引】
1 《醒世姻缘传》:次日早辰,小鸦儿吃了几个冷饼,呵了两碗热水,依旧挑了担子出去。
2 《金瓶梅词话》:你不吃,呵嗏儿罢。
呵
嗬 hē
表示惊讶 (【英】:aha)。如:呵,这小伙子真棒!呵会(幸会)
呵[hē]
〈象〉
1 笑声 ([En.] laugh)
【引】
1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词
【例】
又如:呵呵(笑声);呵呵大笑
2 另见 ā;a;hā;k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