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的拼音、解释、组词
汤的基本解释:
1 热水:~雪。赴~蹈火。扬~止沸。
2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
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菜~。清~。
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泉(温泉)。~山(在中国北京市)。
5 中药的剂型:~剂。~药。
6 姓。
汤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ㄋ,ノ,ノ
点,点,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
1 丶
点
-
2 丶
点
-
3 ㇀
提
-
4 ㄋ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
5 ノ
撇
-
6 ノ
撇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热水。如:「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2. 含有多量汁液的菜肴。如:「鸡汤」、「汤面」、「汤圆」、「蛋花汤」。
3. 菜肴中多量的汁液。如:「菜汤」。
4. 酒的代称。如:「黄汤」。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热水、沸水。【例】扬汤止沸、赴汤蹈火
2. 食物烹煮后所得的汁液。【例】鸡汤、高汤
3. 具有多量汁水的菜肴。【例】蛋花汤、味噌汤、青菜豆腐汤
4. 药材加水煎熬成的汁液。【例】汤剂、汤药
5. 温泉。【例】温汤
6. 人名。商朝的国君主。 △商汤、成汤
7. 姓。
8. →汤汤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热水、沸水。如:「扬汤止沸」、「赴汤蹈火」。《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水浒传》第二回:「庄客点上灯火,一面提汤来洗了脚。」
2. 食物烹煮后所得的汁液。如:「鸡汤」、「高汤」、「红烧牛肉的汤拿来拌饭,又香又好吃。」
3. 具有多量汁水的菜肴。如:「蛋花汤」、「青菜豆腐汤」。
4. 药材加水煎熬成的汁液。如:「汤剂」、「汤药」。《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
5. 古代一种置人于沸水中烹死的刑罚。《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6. 温泉。如:「温汤」、「钱汤」。
7. 人名。商朝的开国君主。也称为「商汤」、「成汤」。
8. 姓。如明代有汤显祖。
9. 用热水烫熟或温热食物。《山海经.西山经》:「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璧。」
10. 接触、碰触。《董西厢》卷五:「三五日来不汤个水米,教俺难恋世。」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
11. 参见「汤汤」条。
详细解释
汤
湯 tāng
〈名〉
【本义】:热水;开水
【造字法】:形声。从水,昜( yáng)声。
1 同本义 ([En.] boiling water)
【引】
1 《说文》:汤,热水也。
2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3 《墨子·备梯》:薪火水汤以济之。
4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5 晋· 干宝《搜神记》:踔出汤中。
6 王头随堕汤中。
7 分其汤肉葬之。
【例】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2 菜汤 ([En.] soup)
【引】
1 唐· 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例】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3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En.] liquid decoction of medicinal herbs)。
【例】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4 饮料 ([En.] drink)。
【例】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5 汤池,护城河 ([En.] moat)
【引】
1 《后汉书》:金汤失险,车书共道。
6 商朝的开国之君 ([En.] Tan king)。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
【例】
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7 古州名 ([En.] Tang prefecture)
8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9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0 山名 ([En.] Tang mountain)
11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2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3 温泉 ([En.] hot spring)。
【例】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4 姓
15 另见 shāng;t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