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的拼音、解释、组词
苇的基本解释:
1 〔芦~〕见“芦”。
苇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丨,一,一,㇆,丨
横,竖,竖,横,横,横折钩,竖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丨
竖
-
4 一
横
-
5 一
横
-
6 ㇆
横折钩
-
7 丨
竖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穗呈紫色,下有白毛,可随风飞散,借以将种子传到远方。多生长于溪流两岸或沼泽、湿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茎细致光泽,可编织芦帘、芦席等。如:「他用芦苇的茎秆编成一只蚱蜢。」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芦苇
2. 一种船身窄长如苇草的小舟。【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宋.苏轼〈赤壁赋〉 )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参见「芦苇」条。
2. 一种船身窄长如苇草的小舟。宋.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详细解释
苇
葦 wěi
〈名〉
【本义】:芦苇
【造字法】:形声。从艸,韦声。
【引】
1 《说文》:苇,大葭也。
2 《易·说卦》:震为萑苇。
【例】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