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苇子的简介:
wěi zǐ
1.即芦苇。
1.即芦苇。
- AI解释
词语《苇子》是指一种植物,学名为“芦苇”,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都有所提及。下面是对其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句子。
详细解释
-
形态特征:芦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干高大(可达2-4米),杆直立,中空,外披有细软的绒毛。
-
生长环境:主要生长在河流、湖泊边以及湿地环境中。适应性强,在土壤条件较贫瘠的地方也能生长。
-
用途广泛:
- 编织材料:苇子是编织篮子、席子等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工艺品。
- 环保利用:芦苇可作为造纸原料;在水处理中,它还被用于净化水质,因为其根系能够吸收污染物质。
-
药用价值:传统中医认为,某些部分的芦苇有清热利尿、解毒等功效。
-
文化象征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芦苇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在诗歌和绘画中也频繁出现这一意象。
- 作为自然景物描写,芦苇常常被用来描绘宁静或辽阔的水乡景色。
造句
-
他手持一截粗壮的苇子,在小河里摸索着寻找丢失的东西。
-
村边一片茂盛的芦苇荡,成为夏日傍晚孩子们嬉戏的好去处。
-
画家在画布上细腻地勾勒出芦苇随风摇曳的姿态,展现了一片宁静而优美的水乡风光。
-
造纸厂利用从湿地收集来的苇子作为原料,生产环保型纸张。
-
傍晚时分,渔民们带着满满一船的渔获回到岸边,在芦苇丛中生起篝火庆祝丰收。
以上是关于“苇子”的详细解释及五个使用了该词语的句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苇
wěi
1 〔芦~〕见“芦”。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