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索的拼音、解释、组词

苇索的简介:

wěi suǒ
1.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

  • AI解释

词语《苇索》通常用来指用芦苇编织而成的绳子或细索,是一种较为简单且常见的手工编制物。在古代,它常用于捕鱼、编篮、绑扎等实用目的,也有装饰和文化象征意义。

详细解释:

  • 材料:由芦苇纤维经过加工后编织而成。
  • 用途:主要用于捆绑物品、渔业中的渔网辅助线、或作为简易绳索使用。
  • 象征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苇索”有时也带有柔弱和约束的意象,象征着一种温和而间接的力量。

造句:

  1. 渔夫熟练地将一束苇索系在了新捕捞到的鱼身上。
  2. 在古时候,用苇索编织的小篮子是农村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老人讲述起他年轻时用一根细长的苇索捕鱼的故事,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
  4. 山村里的老匠人教孩子们如何用苇索编结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5. 她手中握着几根柔软的苇索,在湖边悠闲地编织着她的小篮子。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苇索”这个词。

分词解释

wěi

1 〔芦~〕见“芦”。

suǒ

1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2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3 讨取,要:~还。~求。~取。勒~。4 尽,毫无:~然无味。5 单独:离群~居。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