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cí 部首 笔画9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PYNK

祠的基本解释:

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堂。~庙。宗~。

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祠的笔顺/笔顺名

丶,乛,丨,丶,㇆,一,丨,𠃍,一

点,横撇/横钩,竖,点,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庙堂,供奉祖先或先贤烈士的地方。如:「家祠」、「祠堂」、「祖祠」、「忠烈祠」。

2. 春祭,春天的祭祀。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族中祭祀祖先的地方。【例】祖祠、宗祠、祠堂

2. 祭祀先贤、烈士或一般神明的地方。【例】忠烈祠、武侯祠、保生大帝祠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春天的祭祀。《说文解字.示部》:「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

2. 供奉祖先或先贤烈士的地方。如:「祖祠」、「忠烈祠」。《红楼梦》第五三回:「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著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

3. 祭祀。《书经.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戊辰,进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

详细解释

祠[cí]

〈名〉

【本义】:春祭

【造字法】:形声。从示,司声。

1 同本义 ([En.] spring sacrifice)

【引】

1 《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

2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

2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En.] temple)

【引】

1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

2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例】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

3 祠禄的省称 ([En.] salary)。

【例】

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

祠[cí]

〈动〉

1 引申为祭祀 ([En.] offer a sacrifice to)

【引】

1 《韩非子·十过》: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

【例】

又如:祠求(祭神祈求);祠事(祭礼,祭祀之事);祠官(掌管祭祀之官)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似兹切

注解

『从示,司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示】为形旁,【司】为声旁。

【祠】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司聲』,即形声字中【司】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似兹』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祠】字本义为春祭。

【祠】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礻、司声。

【祠】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礻 司”。

【祠】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一, 示部, 现代部首为礻, 笔画为9画。

【祠】字异体字:祀。

《说文解字》注解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辭也。上言祠司命。故次以祠。辭與祠曡韵。周禮。以祠春享先王。公羊傳曰。春曰祠。注。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許與何異。从示。司聲。似茲切。一部。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此引月令證品物少、多文辭也。禮記祠作祀。吕覽同。淮南作祭。及、禮記吕覽淮南皆作更。鄭曰。更猶易也。高誘曰。更、代也。以圭璧皮幣代犧牲也。說文祠、及二字疑皆字之誤。或曰。漢時月令、鄭君謂之今月令。或與記不同。說文雨、舫人皆今月令也。○江沅曰。言用不用、代義已瞭。或更字卽及字義。許據本作及也。鄭訓易、高訓代、寘圭壁皮幣中間。似未妥。

祠字组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