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的拼音、解释、组词
普的基本解释:
1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
普的笔顺/笔顺名
丶,ノ,一,丨,丨,丶,ノ,一,丨,𠃍,一,一
点,撇,横,竖,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
1 丶
点
-
2 ノ
撇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丨
竖
-
6 丶
点
-
7 ノ
撇
-
8 一
横
-
9 丨
竖
-
10 𠃍
横折
-
11 一
横
-
12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广、遍。如:「普遍」、「普及」、「普天同庆」。
2. 平常的、一般性的。如:「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一般的、平常的。【例】普通
2. 广大周遍。【例】普遍、普及、普天同庆
3. 普鲁士的简称。【例】普法战争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广大而周遍。如:「普通」、「普遍」、「普及」。《孟子.万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2. 普鲁士的简称。如:「普法战争」。
3. 姓。如元代有普恩,明代有普泰。
详细解释
普[pǔ]
〈形〉
【本义】:日无光
【造字法】: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
1 同本义 ([En.] dusky)
【引】
1 《说文》:普,日无色也。 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2 遍,普遍;全面 ([En.] general;universal;widespread)
【引】
1 《孟子·万章下》:普天之下。
2 《文选·宋评论·高唐赋》:广矣普矣。
3 《汉书·扬雄传下》:天丽且弥,地普而深。
4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
5 《三国志·吴主传》:普天一统,于是定矣。
【例】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3 广大 ([En.] universal)
【引】
1 《墨子》: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普[pǔ]
〈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En.] Prussia)。
【例】
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En.] husband)
3 姓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日無色也。从日从並。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日無色也。从日从並。滂古切〖注〗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从並。”
注解
(普)日無色也。此義古籍少用。衣部袢下曰。無色也。讀若暜。㒳無色同讀。是則暜之本義實訓日無色。今字借爲溥大字耳。今詩溥天之下。孟子及漢人引詩皆作普天。趙岐曰。普、徧也。从日。竝聲。小徐本如此。韵會同。竝古音同傍。暜从竝聲。又轉人虞模部。袢讀若暜。知暜古音亦讀若伴。以雙聲爲用也。滂古切。五部。
《说文解字》注解
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从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