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作者:李德裕唐代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分类:

作者李德裕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诗词:《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作者:李德裕

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中文译文:
金松(从天台山来的,叶子带着金色)
台岭生长着奇特的树,美名世间尚未知晓。
细细的枝叶像大菊花,茂密的松枝落落有致。
阳光照射下叶片闪烁金色,烟雾中显得清淡翠绿。
不要说人们离去得晚,依然会有严寒时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台岭上的奇特树木——金松。作者称之为金松,是因为它的叶子带有金色的光泽,给人以金子般的闪耀感。这棵树木的形态独特,细长的枝叶像大菊花,而整体的样貌落落有致,给人一种优美的感觉。

诗中描绘的金松的形象生动而美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阳光照射在金松上,叶片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犹如金子般闪闪发光。在烟雾的薄薄笼罩下,金松的颜色变得淡翠欲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中的寒冷。作者说,不要说人们离去得晚,就算是晚来,也还有严寒的时节。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常,岁月的变迁不会因个人的喜好或离去的时机而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金松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优雅。在诗中,作者将金松和岁月的寒冷联系在一起,具有深意。诗中的金松给人一种希望和温暖的感觉,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生活中的坚持和乐观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jīn sōng chū tiān tāi shān, yè dài jīn sè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tái lǐng shēng qí shù, jiā míng shì wèi zhī.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xiān xiān yí dà jú, luò luò shì sōng zhī.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zhào rì hán jīn xī, lóng yān dàn cuì zī.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wù yán rén qù wǎn, yóu yǒu suì hán qī.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你可能还喜欢李德裕的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 访韦楚老不遇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题柳郎中故居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海石楠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故人寄茶 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宜春作)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汨罗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中书作)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自叙(非尚子遍游五岳) 离平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平泉)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 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一作和王播游故居感旧)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赠陈侍御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鱼骨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青田胎化鹤 近腊对雪有怀林居 述梦诗四十韵 重忆山居六首·漏潭石(鲁客见遗)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上石笋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月桂(出蒋山,浅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