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人的简介:

zhōnɡ rén
1.中等的人;常人。 2.中等人家。 3.宦官。 4.宫女。 5.指有权势的朝臣。 6.犹内人。 7.居间介绍或作证的人。 8.中国人。 9.借指中等酒。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等资质的人、常人。《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陈涉,罋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

2. 中等收入的人家。《汉书.卷四.文帝纪》:「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唐.白居易〈秦中吟.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也称为「中户」。

3. 亲信贵宠的人。《晋书.卷八八.孝友列传.李密》:「官无中人,不如归田。」三国魏.曹植〈当墙欲高行〉:「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4. 宦官。《汉书.卷九三.佞幸传.石显》:「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唐.司空曙〈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诗:「赐膳中人送,余香侍女收。」

5. 宫女。《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而敢有女为太子中人,爱幸。」唐.苏颋〈春晚紫微省直寄内〉诗:「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6. 买卖仲介或居中调停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但你我虽是相好,产业交关少不得立个文书,也要用著个中人才使得。」《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那分田的卖主和中人都上县来了,住在宝林寺里。」也称为「中间人」。

7. 容貌中等的人。《旧唐书.卷七一.列传.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恒娘三十许,姿仅中人,而言词轻倩。」

中人》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较常用的词汇,它有多种含义,通常与人的品德、能力或地位有关。具体而言,“中”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普通”、“一般”,而“人”则指代人本身。“中人”的意思是指那些处于普通人中的状态,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或者缺点的人。

详细解释

  1. 指一般水平的普通人:古代文献里经常用来描述普通百姓或不具备特殊才能的人。
  2. 泛指一般情况下的事物:在某些语境下,“中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处于中间状态、不偏不倚的情况或物品,如“中人的意见”。

造句

  1. 古代社会的中人们大多从事着农业劳动。
  2. 虽然他是中人,但在工作中总是尽职尽责。
  3. 这是一道难度适中的题目,中人都能解答。
  4. 这次比赛的结果出乎意料,中人的表现竟然超过了高手。
  5. 在这样的场合,中人往往更加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中人”这个词并不常见,更多时候会用“普通人”或者根据具体语境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希望上述解释和造句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