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淳化阁帖的简介:

chún/zhūn huà/huā gé tiè/tiě/tiē
简称《阁帖》。汇刻丛帖。十卷。公元992年宋太宗出秘阁(帝王收藏图书处)所藏历代法书,敕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而成。此后历代多有翻刻。虽采择未精,但古人法书颇赖之以传。自此刻帖盛行,后世因称此帖为“法帖之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太宗淳化三年出淳化阁所藏汉、魏、晋、唐列朝名人墨迹,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于板上,称为「淳化秘阁法帖」。共十卷,古人法书,赖此以传。

《淳化阁帖》,又称《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刻印的法帖之一。它由宋太宗赵光义在淳化年间(公元990年-994年)主持编纂,命侍书王著摹勒上等书法精品,所选作品主要收录了从汉代至隋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是研究中国书法史、尤其是早期楷书和行书的重要资料。《淳化阁帖》分为十卷,内容涉及多种字体风格,包括真书、草书、行书和隶书。

造句示例:

  1. 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淳化阁帖》不仅是学习书法的宝典,更是了解古代书法家风格与技巧的重要资料。
  2. 在博物馆中,我有幸见到了摹刻自《淳化阁帖》的部分真迹,这些作品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3. 研究者们经常借助《淳化阁帖》,来探讨和分析那些难以直接见到的古代墨宝,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书体的理解。
  4. 《淳化阁帖》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珍贵文献,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学习《淳化阁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传统书法的艺术精髓,这对于当代书法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这些造句展示了《淳化阁帖》在书法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及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分词解释

chún,zhūn

1 朴实:~朴。~厚。~古。~风(质朴敦厚的风气)。2 成对。3 古同“醇”,酒味厚、纯。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

1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滕王~。~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2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出~(出嫁)。3 小木头房子:~子。~楼。4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简称“阁”)。组~。入~。5 古同“搁”,停止。

tiè,tiě,tiē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