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tiè,tiě,tiē 部首 笔画8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MHHK

帖的基本解释: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

帖的笔顺/笔顺名

丨,㇆,丨,丨,一,丨,𠃍,一

竖,横折钩,竖,竖,横,竖,横折,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稳当、适切。通「贴」。如:「妥帖」、「服帖」。

2. 顺服、驯伏。通「贴」。如:「帖耳」、「帖服」。

3. 应酬用的书卡。如:「请帖」、「谢帖」、「喜帖」。

4. 写有生辰八字等的纸张。如:「换帖」、「庚帖」。

5. 量词。用于计算药剂的单位。如:「一帖药」。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稳当、适切。【例】妥帖、服帖

2. 顺服、驯伏。【例】俯首帖耳

3. 应酬用的书柬。【例】请帖、谢帖

4. 写有生辰八字等的纸张。【例】换帖、庚帖

5. 量词。计算药剂的单位。【例】一帖药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顺服、驯伏。通「贴」。如:「帖服」、「俯首帖耳」。宋.薛季宣〈跋蜡虎图〉诗:「请君悬之政事堂,坐令帖伏犬与羊。」

2. 黏。通「贴」。如:「帖花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有朝事发丢下头,拚著帖个大膏药。」

3. 稳当、适切。如:「妥帖」。

4. 姓。如明代有帖晏。

5. 写在纸、帛上的书信、诗、文等手书墨迹。如王羲之的〈丧乱帖〉、〈快雪时晴帖〉。

6. 临摹学习的书画拓本或影印本。如:「碑帖」、「字帖」、「画帖」。宋.苏轼〈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诗:「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7. 文书、契据。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8. 唐、宋、元科举时代,称应试题目为「帖」,从经文中帖出数字而得。如:「试帖」。

9. 应酬用的书柬。如:「请帖」、「谢帖」。《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回他我们不在家,留下了帖罢。」

10. 量词。计算药剂的单位。如:「一帖药」。

详细解释

帖[tiè]

〈名〉

【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造字法】:形声。从巾,占声。

1 写在帛上的书签 ([En.] label)

【引】

1 《说文》:帖,帛书署也。 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

2 名册,名簿 ([En.] book)

【引】

1 杜甫《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3 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 ([En.] tablet)。

【例】

如:晋代王羲之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4 又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 ([En.] copy)。

【例】

如:碑帖;字帖;画帖

5 对联;联语 ([En.] antithetical couplet)

【引】

1 《瓯北诗话》:金子友来乞楹帖。

【例】

又如:春帖(春联)

6 另见 tiē;tiě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帛書署也。从巾占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帛書署也。从巾占聲。他叶切

注解

『从巾,占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巾】为形旁,【占】为声旁。

【帖】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占聲』,即形声字中【占】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他叶』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帖】字本义为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帖】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巾、占声。

【帖】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巾 占”。

【帖】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七, 巾部, 现代部首为巾, 笔画为8画。

《说文解字》注解

(帖)帛書署也。木部曰:檢,書署也。木爲之謂之檢,帛爲之則謂之帖。皆謂幖題。今人所謂籤也。帛署必黏,引伸爲帖服,爲帖妥。俗製貼字爲相附之義,製怗字爲安服之義。从巾占聲。他叶切。七部。

帖字组词

耳俯首 子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