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1904-1992)的拼音、解释、组词
邓颖超(1904-1992)的简介:
dèng yǐng chāo (1904-199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等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周恩来结婚。曾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同周恩来一起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要著作编为《邓颖超文集》。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等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周恩来结婚。曾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同周恩来一起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要著作编为《邓颖超文集》。
- AI解释
邓颖超(1904年6月27日—1992年8月10日)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女性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革命家。她出生于天津,早年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海外期间与周恩来相识并结为伴侣。回国后,邓颖超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
邓颖超不仅在政坛上活跃,还致力于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事业,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和促进女性权益的主张。她是中国妇女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推动性别平等、提高女性地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详细解释
- 政治家:邓颖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党内的多个高级职务,并且是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一,展现了她的卓越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
- 社会活动家:她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和妇女运动,致力于推动女性解放与平等。她是全国妇联的第一任主席,并积极倡导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
- 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颖超作为中共党员,在党的建设和革命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造句
- 邓颖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 在她领导下的全国妇联,成功地推动了多项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重要政策实施。
- 邓颖超不仅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更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接班人。
- 每当谈及女性解放与社会进步的话题时,人们总会提起邓颖超的名字作为典范来探讨。
- 她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让无数后来者敬仰不已。
分词解释